美文网首页读书
《寂静回声》:念念不忘,可有回响?

《寂静回声》:念念不忘,可有回响?

作者: 当归姑娘2017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17:53 被阅读21次
    封面

    忘了有多久,没有看一部小说,看到心情如此难以形容的地步。开始看之前,习惯翻开书籍信息页,很清楚地看到了“2018年10月第3次印刷”——是多有魅力的书才能让其在半年之内印刷了3次之多?!在这个电子书盛行的年代,在纸书出版中算是极好的成绩了。带着这样的疑问,翻开了书本。

    这本26万字的小说,吸引人的地方,是她的故事,是她的叙述方式,是她所传达的温暖的人生哲学。

    故事以主人公梅芙的视角,用倒叙、插叙的叙述方式,将五十多年前的故事,和当下的故事进行了无缝对接,两个时空的人物、故事进行了一场奇特的对话。

    老朋友文森特回到海景旅店,勾起了梅芙沉寂多年的伤痛记忆。过去的梅芙是人人称赞的聪明女孩,而她的双胞胎妹妹是个弱智女孩。梅芙一直处在没有照顾好妹妹,导致了家庭悲剧的内疚之中,又在二十出头的年纪,遭遇爱情婚姻的背叛。明明只是一个该被呵护的女孩,却被人生催逼着成长,催逼着坚强。

    梅芙在面对自身的问题时,其实是懦弱的。她太过于依赖他人,弗兰克、文斯、父母亲,也像许多年轻女孩那样,憧憬着自己爱的男人,会为自己撑起一片天。殊不知,一旦遭遇背叛,便会元气大伤,她会成为老姑娘、老处女,似乎也可以解释。她对待爱情竟是那样的盲目,弗兰克在她眼前,多次表现怪异——包括上街买东西遇到谢丽儿时,伊迪说“马儿谢丽儿”时,可是她统统选择忽略了,直到婚礼时,教堂之内,弗兰克骤然悔婚,她才发觉天崩地塌。

    到底谁才是健全的人?在面对爱这个问题时,梅芙是健全的人却没有看懂爱,而伊迪却是一直懂得。

    梅芙甚至在最后都在疑惑:我终其一生都没弄明白,为什么那些女权主义者更喜欢自己开门、在路边走、自己给自己拉椅子。是的,她大概不会明白,女人在一段爱情关系中,独立是多么重要的。女人大概都喜欢享受男人把自己捧在手心上,事事迁就着你,呵护着你,但是,人总是会变的,就像弗兰克三心二意,“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一样。他们可以让你变成公主,也可能会让你变成怨妇。女人在一段关系中,总要有一定的自立性才好,才能在万一关系崩塌之时,自我保护。一直以来,都是梅芙过于关注弗兰克的感受,是她安慰着他,虽然在家庭遭遇困境的时候,弗兰克也一直在她身边,这种不平等的需要,也是会导致关系的破裂的。

    就像她母亲给她的忠告:你不能把终身幸福只寄托在你的男人身上,你还需要朋友,需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向他的脑袋里灌输你的想法,并且让他以为那是他自己的看法。可惜梅芙似乎没有学习到,她选择的是孤身一辈子。

    文森特的海景旅店之行,是为宽恕,是为救赎。文斯是爱梅芙的,这份爱足够让他愿意帮助她照顾伊迪,照顾海景旅店。也许是他提出的时间不对,梅芙那时只想嫁给弗兰克,做梦都想成为他的新娘,觉得他才是可以一起同甘共苦的人。文斯只能站立一旁,然后离开。文斯一直觉得是自己没有告诉梅芙关于弗兰克的背叛,也是自己的爱,困扰了她。可是,他为何在五十多年后才回来呢?说到底,还是爱的不够深,还是过于寂寞和孤单。在妻子死后,儿女远离,孤身一人,几十年后才想要宽恕和救赎。人生越来越临近重点,才想要把话说开,才想要毫无牵挂地走向生命终点。

    梅芙一直觉得,母亲的死,伊迪的死,都是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她悔恨伊迪犯病栽入浴缸的那个时间,自己沉溺于美丽的衣物。她悔恨母亲走后,因为父亲和学业而把伊迪送进修道院。她一直觉得,如果不那么做,伊迪会一直活着,一直在她身边,唱着悦耳的歌曲。上帝还是眷恋伊迪的,给她疾病,也给她能带给人愉悦的歌喉。

    文斯想要把梅芙从内疚之中拯救出来,这却是在时隔五十多年后。想想不免令人唏嘘。

    故事的另一条主线,是海景旅店客人的故事,也即是林恩和斯蒂芬的故事。在海景旅店的人,都不是健全的人,有着这样那样的病痛。而林恩和斯蒂芬也是这样,而他们,却冲破了疾病和世俗的眼光,真诚地相爱了,并且,在不甚富裕的生活中,一直那么快乐和幸福地相爱。

    梅芙感动于他们不惧他人眼光的相爱,一直帮助两人,和各个机构部门周旋,和斯蒂芬的父亲交流,终于使得这对恋人得偿所愿。梅芙也许是处于自己一生失败的恋爱和婚姻,才对这两人产生怜悯,但是她的确是真的爱着海景旅店的每一个人,从她对他们所做的,可以看出,八十岁的梅芙比二十岁的梅芙更有魅力。

    八十岁的梅芙也比二十岁的梅芙更坚强更懂爱。即使是在多特死后,也能谈起她。“将悲伤深埋心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要是父亲能教会我这一点,该有多好。”也许是随着年纪的增大,阅历的丰富,又有这么几个小辈需要照顾,因而变得更加强大,也是自然的。在看到梅芙的那长长的遗嘱清单时,不得不感慨,她对赞卡、林恩这群有交集的人,是怎样的慷慨!

    在海景旅店的人,看似有着某种残缺,可是他们活得不比任何身体健康的人差,这是一群用心感受生活的人。他们有喜有悲,可以肆意落泪,也可以放肆欢歌跳舞。比如林恩和斯蒂芬,可以无限地幻想美好的生活,哪怕是无法实现的。

    摆在现实中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有残疾孩子的家庭?如何看待这个孩子?就像伊迪,就像林恩和斯蒂芬,在现实中,我们扪心自问,能否做到像梅芙及其父母、文斯、弗兰克、罗珀这些书中人那样,以爱和关怀爱护他们吗?曾经看过一个引发深思的影片《奇迹男孩》,残疾的男孩,尽管很聪明,但在走出家门的那一步,谁都不知道有什么在前面等着他,是嘲笑?恐吓?疏离?指责?还是接纳和关爱?我们需要多一些包容,以及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同理心和爱心。如果我们不能正常对待这个人群,或许真正病了的是我们自己罢。

    人活着,总要有某种信仰,才能不被痛苦打败。伊迪死后,阿洛伊修斯修女给约瑟夫和梅芙的信中谈到:我主圣父选择让伊迪斯回到他自己的神圣怀抱,让她在天堂之中,享受他的爱和守护。用上帝的爱来安慰失去至亲的人,用信仰的方式来缓解心中的悲痛,不啻为一种好方法,尽管这是一种很唯心的方法。不由又想起《岁月神偷》中吴君如饰演的母亲得知儿子的病情又遭逢台风侵袭的时候,站在梯子上补被破坏的房子时,用力说出的话:“做人,总要信!”然而事实就是这样,按照存在主义的说法,人生虚无,本是没有意义的。人生若有意义了还活着干嘛?人总要有点寄托,要不断地去追问存在的意义,才能好好活着。

    很庆幸最后梅芙能得到自我救赎,能看懂经年之后,有些东西随着年老和死亡慢慢地变得不那么重要,却更加珍贵了。

    2018/12/07 于STU  当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寂静回声》:念念不忘,可有回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cx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