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问题时,第一个回答的人很重要,她的模式,她的思维容易给后面的人树立“榜样”。
今天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充满了生活气息,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童话故事。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妈妈叫英英吃饭,英英不想吃饭,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英英觉得很有趣,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了进来。最后妈妈也来了,她把好多好吃的东西分给了小动物们,英英馋得直流口水。妈妈问英英是不是饿了,英英很惊讶。
这篇童话故事浅显易懂,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趣味,读着读着,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就浮现在了眼前。
我是以一个问题来统领全文的:“你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这个问题其实是让同学们概括文中有意思的画面的,且能说出有意思的点在哪。
第一个同学洁说:我觉得15--19自然段有意思。然后没有下文了。
第二个同学科说:我觉得7、8自然段有意思。
针对这两个孩子的发言,我做了引导:这部分内容是说什么呢?有趣的地方在哪儿?他们两个都能顺着我的问题走。如果不加以引导,那么后面的孩子就会人云亦云,跟着他们的模式回答,不会去思考自己找到的内容是什么意思,更不会去找那个“趣点”。
第三个同学昊是这样说的:我觉得“我”变成树很有意思,特别是“树枝从身上冒出来”,很有画面感。
后边的孩子说的就越来越好了,越来越贴近主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