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伙伴🐟说她中午要出去,回来带好吃的,然后一起用餐聊天。
一下班,我就趴桌上开始酝酿睡午觉,听着课程入睡…… 醒来后看时间正好30分钟过去。伙伴也正好回来,带回来有吃的喝的还有水果,太丰富了。我们开好窗,桌子上铺好纸巾,开吃,边吃边聊~~
我问她:你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吗?
🐟:还真有。
我:嗯,我也有,你是什么时候?
🐟:生完孩子到孩子一岁之前,那段时间简直暗无天日,晚上经常要喂孩子,从来没有一觉睡超过2个小时,也是第一次和婆婆在一起生活,生活习惯,育儿理念不一致,有摩擦。经常感觉到为什么所有的事儿都需要我来做,都要我来扛,好想一放手什么都不管了。白天需要上班,有时候加班很晚,但幸好上班,感觉上班的时候还能分散一下注意力,没那么痛苦。我在想,那些全职在家带孩子的人,是怎么扛过来的呢。
我:那你是怎么扛过来的?
🐟:有自然而然的部分,逐渐适应了有个小生命,适应了带孩子,孩子也在慢慢长大。老公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婆婆和我之间做了很多协调工作。
我:真好。女人真不容易,你要不说,谁能想到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优秀的职业经理的你,也会产后抑郁呢。真好,我们都走出来了。
2
🐟:你也是产后抑郁吗?
我:我还真不是呢,孩子从小我没怎么带,因为我不会喂奶,所以小时候混合喂养,每晚都是孩儿他爸起来喂奶,我睡觉没耽误过。
🐟: 那你是?
我:青春期的时候有过好多次念头。后来村子里我姐姐的一个同学的妈妈喝药自杀了,我姐姐这同学和姐姐非常要好,看到她很痛苦的样子,我想原来自杀会给自己最亲近的人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我想,等我最爱的妈妈有一天不在了,我就随她去呀,这样就不用她为我伤心了。
🐟:那后来呢
我:有了孩子之后,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记得有一天下午,家里只剩下我和孩子,他只有3个月多一些,看着他的眼睛,我突然很敬畏这个崭新的生命。好像他能看穿我心里的一切恐惧。我担心我照顾不好他,所以从小我都不插手照顾孩子的事儿,我也担心将来后他要独自面对世界的时候,会不会怪我生了他,我还想为了他健康长大,为了他能按照自己意愿过一生,我能做点什么。
自从我生了他,还从未单独和他相处过,就是那个单独相处的下午,这个孩子,让我想了很多。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要活出我自己最好的人生状态。我只有先活好了自己,才能影响他,或者才能让他看到每个人都有能力按照自己意愿意愿过一生。
🐟:真好,太好了,我们都能走出来。
我:是的 ,当我自己走出来的时候,我不再担心孩子,他一定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客观上的和心理上的,这些都是他的人生课题。当他将来面对属于他自己课题的时候,他也一定能走出来,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走出来。
🐟:我们今天中午的讨论好深刻,怎么会想讨论这个话题?
3
重听实战班课程时,里面有个教学素材,是心理咨询师接待来访者,沟通到说每个人都会有过自杀的念头的。看到这点时,心里突然就释然了,生出原来大家都一样的感觉。
我们中国人都很忌讳谈死亡,所以有念头的时候,往往也不知道要和谁讨论,可以和谁讨论而不被责怪,不被当成怪物~。
如果这都是人生必经之路,就像要学习走路,学习拿筷子吃饭一样,要学习理解 接纳 自己不断冒出来的一些奇怪的念头,那为什么不像学习走路 学习吃饭一样,把自己调整成婴儿学路时的状态:你见过那个婴儿,因为学走路摔跤疼的哭了起来,然后就再也不学走路了吗?
他们会很快忘记疼痛,面对再一次可以尝试走路的机会时,甩开大人的手,颤颤悠悠却又坚定的迈出一步,哪怕仍然会摔倒,该哭哭,哭过后很快又再来~ 如此,每一个孩子,都走出了自己稳稳的步伐~
4
看到《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一段话:“你也许可以回忆起自己童年里有过这样的时候:你从父母那里学到一些重要的东西,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教给了你这些东西。
当时你的父母可能并不是有意识地要教你做正确的选择,而是因为他们正好跟你在一起,他们的价值选择自然而然成了你学到的价值选择。
这意味着,当孩子们准备好学习时,首先我们要在他们身边,其次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来影响他们,让孩子们发现我们想让他们学习的东西。”
以前,我逃避所有美好的事情,觉得自己配不上拥有美好
现在,我想让自己变得美好,因为我值得,我也想让儿子感受到,一个人,是可以且有能力按照自己意愿过一生。
如果你问我是怎么走到现在的,那一定是因为爱的流动:爱着也被爱着♥️
5
补充一段,今天细看李彦宏给股东的信,看的当下,还是挺有感慨的。
在百度代理商工作的近7年时间,看到 百度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被赞誉到被诟病……
虽然信里写的一些,我能感受到的小部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说:公司的人际关系简单,没有办公室政治,说话直来直去。
但是我仍然相信,作为老板来说,是希望和愿意构建这样的环境的……
让我更有感慨的是这一段:一件事情向前看1~2年,一定是红海一片;看3~5年就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压力了;向前看7年以上,你就可以尽情挥洒、从容布局,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解。
是因为自从学习生涯开始,看到很多同期或不同期的伙伴们 ,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或暂时放弃做咨询。
回看我自己,也有想放弃的时刻,进入这个领域之前,抱着极大的热忱 和期待,进入后发现除了要精进技术,还要自己做营销 做销售,发现市场并不是我们前面所设想的那么美好和容易,发现随着一个个伙伴的放弃,又有更多的伙伴涌入进来……
我想,如果我坚持做3-5年呢,7年呢,那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是否可以现在“尽情挥洒、从容布局,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解”--答案是不知道,但是让我看到了可能性。
我很喜欢他写的:
“过去的21年中,每当百度徘徊在十字路口,我都会问自己,什么能够让你真正制胜未来?
我认为就是两方面:一是你信仰什么,What do you really believe in;一是你有多大的决心,your determination。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信仰没有变,我们相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我们也有决心,有耐心。
我们熬得过万丈孤独,藏得下星辰大海。”
伙伴们一个一个离开这个领域,又看到更多的伙伴进来,感受到自己在做的新手成长营能陪伴大家走的远一些,我自己都觉得好有价值和意义~
我曾经想着咱们这期结束后就不再做咨询师成长营了,因为我找不到价值。
中间,有和我的顾问聊过,她推新的伙伴来咨询成长营;也有咱们群里的老师们参加线下课,推荐我给新的伙伴来咨询~~~
我的顾问说--你的价值就在于你也是刚走过这个阶段,所以比高阶的督导老师们,更贴近大家呀
我又回去找我前两期的伙伴 调研了一下,得到肯定的反馈后,才放下心来
所以,一个人要坚持做一件事,背后,没有动摇 ,那几乎不可能吧,反正,我经常是在摇摆中度过的。
6
关于信仰
我记得曾经自己的一个网名,还用过“没有信仰的”,这是一前的我。
如今,我想我是有的。
我相信的一些原则:
🌻健康的人只存在健康理论中,每个健康的人同时又处在不健康中,相对而言,健康并不是生命的常态,生命的常态是不断的更新与衰老,所以疾病 不健康才是生命的常态。--《自在成长》
🌻人们是完整的,能有创意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国际教练联盟
🌻教练关注未来的可能行,而不是过去的错误--《高绩效教练》
🌻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的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苍鹭先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拥有实现按自己意愿过一生的能力和资源
🌻慢就是快 少就是多
🌻长期主义 专业化生存
🌻终身学习 学以致用的践行者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痛苦背后必有价值 问题背后必有回应
7
我的读书观
我经常会被一本书吸引,舍不得看的太快,要逐字逐句的读,真的是 念出声来的读,觉得每一字都好美。
我还会反复被同一本书吸引,经常会阅读好几遍。
所以当有伙伴安利我 5分钟快速阅读法的时候,我仍然觉得,那样读书,辜负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构思的美。
所以,当有机会 就一个片段,和老师们一起交流 深度交流时---拆书活动,又有了更深层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