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作中常见“玄”字,生活中也经常使用,玄关,玄机,玄奥……
读千字文,第一句就是“天地玄黄”,这句应出自易经“天玄而地黄”。
初次读千字文,以为玄通悬,该句大概意思是天悬在上空,大地一片黄色。后来想想,似乎不通。
读道德经,开篇即说玄,有和无的论述,绕来绕去,令我头皮发紧。真有种太玄妙的感觉。
查了查说文解字,对玄做了一番训诂工作,有豁然开朗之感。按“玄”(如下第一图)的字画意义看,玄有两个意思,一是幽深义二是缠绕义。
回头读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开篇即说“宇宙”似乎跳出三界外的老者俯瞰这个世界。宇宙,上下四维谓之“宇”,是指三维的“空间”,时之往来谓之“宙”,是指第四维度的“时间”,老子看这个世界,至少用四维的角度,道德经开篇论述“有”和“无”,“名”和“实”,是从四维的眼光去看的,任何事物一旦有了“名”,就有了寿命,必将“无”。有和无,名和实缠绕在一起,所谓“玄之又玄”。
我是老子故乡人,每次从家里到所就读的高中,沿途必然看到一个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众妙之门”,当时每次看到极为不解,只能仰望高高在上的它。
近日翻开说文,似乎豁然开朗了,“妙”的古字为“玅”顾名思义,“玄”少了,缠绕的线头找到了,当然妙了,读至此,不禁拍桌莞尔“妙,果然妙”!
一直认为道德经绝不是增加谈资和装裱学问的经典,而是指导人修炼的行动指南。
如果从四维的空间去看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有的无的,都容淬在时间里,万物都是转化的过程,都是从一个量转化成另一个量。
“门”,进入是门,出去也是门。
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既不是幻化了的虚无,也不是恒常不变的有,每一个瞬间,感受是真实存在的,转化也是悄悄发生的,安安静静地观察当下的感受,观察内心的转化,才是“众妙之门”
做了以上的思考,关于“玄”的字似乎有了答案。
朱雀玄武,玄应为颜色,是黑的那种颜色,玄铁重剑的颜色。
玄关,关闭房内的幽深。
玄机,最妙,是“妙”的门。
天玄地黄,玄为幽深义,黄为广大义,你看繁体字的广,里面可不就是个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