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枪声一响,便有许多人或事开始涌上记忆的跑道。只是有的会在半途就退场了,再也消失不见;有的会因体力不支而走走停停,时隐时现;还有的永葆初心坚持不懈,始终在记忆里保持强劲动力。
我的记忆马拉松,有一件物品就是属于后者。那是一部收音机,大概是A4纸大小,方盒子,在没有电视没有书籍的贫苦的家庭和年代,它为我打开了生命里一片从未有过的神奇天地,这种用“听”的方式来纪念,格外犹新而隆重。
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是“小喇叭”,雷打不动。主持人应该有鞠萍姐姐和董浩叔叔,还有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孙敬修老爷爷。节目开始之前,有一段旋律“嘀嗒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每到这个时候,我已经在被窝里躺好,静静地等待一段神奇的声音之旅或者说是听觉的盛宴。
后来是听单田芳的评书,用听的方式,我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情节扣人心弦的侠义小说,也阅读了不少文笔隽永情感细腻的文学作品。
收音机也跟着换了一代又一代。我上师范的时候,用省下来的生活费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收录机,可以放磁带听歌,那时候比较追捧的是张雨生或者张惠妹。也通过广播电台投稿,“发表”了许多我的文字心情和成长见证。
一次去濮阳参加本科自学考试,在夜市的地摊上,又买了一个我结婚后的一部迷你收音机。用这部收音机,我给女儿做胎教,也陪伴我度过了难熬的月子时光。
女儿两岁,我又重温了一段长达四五年的“童年”时光──陪女儿听“小喇叭”,一直到她上小学。那时用的是学校里,用来播放朗读磁带的录音机。“嘀嗒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声音响起的时候,女儿已经在被窝里安安静静的躺好,她眨巴着小眼睛,听得那么入迷。叫我不得不相信,历史真的会在某一个点上表现出惊人相似。
后来,有了手机,也历经更换了很多部,喜马拉雅听书是我的装机必备。有时候用它来播放名家的课文范读,有时候用它来听歌曲,更多时候,是饭后的时光,一家三口来听名著。从西游记到昆虫记,从朝花夕拾到时间简史。
工作很忙,觉得压抑的时候,我还会听童话。童话,自带一种天然的治愈因子,会让人心情平静,性情平和。
有时候,我也会录制自己的朗诵作品,当你沉浸式的被文字迷惑,仿佛你就是作者或者文字本身,你如此懂她,就像她从来都那么懂你那样。
快节奏的时代,眼睛忙碌了,其实也麻木了,变得浮躁而不解风情。这时候,请选择用“听”的方式来爱这个世界,草木皆有情,人间尽是爱。
你听,十点读书,伴我入眠,给我好梦!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