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历史悠久,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圆又亮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中秋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中秋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也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奇谈,更有“朱元璋与月饼”的佳话。但我觉得中秋对于我而言就是庆“丰收”和享“团圆”。
这些年独自在外工作,每个节日都有了回不去的借口,无论是真的无法回去,还是被其他想做的事牵绊住了回家的脚步,终归还是未能团圆。
很长时间没有回家过节,甚是怀念那种节日的氛围。所以我希望大家在不卖酒吧过的第一个中秋节能够和往年有所不同。
之前每年在家过中秋,妈妈都会提前一个星期就开始备中秋的各种食物了,在我的家乡除了月饼之外,核桃、栗子也是中秋必不可少的。晚饭过后,妈妈会在院子里准备一张桌子,放上各种食物,然后全家人开始祭月亮,祭完月亮,大家都围坐在桌旁吃月饼、聊天、赏月。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霓虹闪烁,在皎洁的月光下,大家边吃东西边聊天,那是多么珍贵的时光。
之前听夹子给我说过蒙古族过中秋的一些习俗,还挺新鲜的。
吃月饼自然是各个名族都有的中秋习俗,但是蒙古族吃月饼还有新花样,过去在制作月饼时,都会在月饼中抽取一块,放入一颗小肉丸,混在月饼堆中,谁能够吃到这块月饼,则成为这一年中为大家带来幸福的人,而这个人就被称为“福星”。这倒有点像我们去过我们春节在饺子里藏“硬币”的做法。
另外还有“追月”的习俗。中秋之夜,蒙古族小伙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如果我生在蒙古,一定会是骏马上最矫健的那个“追月”人。
“燃灯”也是内蒙古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过节庆祝方式。每到中秋之夜,家家门前必会点起一盏竹扎灯笼。孩子们拿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到处串门,相互比较谁的灯笼更加漂亮。
都说人长大了,就不喜欢过节了。现在的都市年轻人可能对传统节日都比较随意了,中秋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只是多放了一天假,和其他普通的周末并无二致。
很多年轻人更愿意过外来节日,如果在街上随意问一个年轻人圣诞节是哪天,大部分人都能脱口而出12月25号,如果问中秋节是哪一天可能很多人就答不上来了。
但传统终究是传统,不管你觉得这样的节日有多“老套”、“清冷”、“无趣”……,这些节日都陪伴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这种节日文化已经融进了我们的骨髓。可能很多很多年后,你才会发现,只有这些“老套”的时光才是值得我珍藏的记忆。
我想今年的中秋,我会叫上朋友,在不卖酒吧一起做月饼,一起在月光下赏月聊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