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每天狂轰滥炸的信息时代,想要让自己的企业被大家众所周知,短视频无疑是一个好的方式,无论是什么样规模、什么样形式的企业都可以通过拍摄短视频来达到营销效果。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拍摄短视频是十分昂贵的。事实上制作短视频所花费的成本和预算相对其他营销方式还是很低廉的,尤其适合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的知名度。那究竟哪种方式可以让中小企业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顺利玩转短视频营销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2414/2dbfcf97eacd9864.jpg)
一、明确自身企业产品的所属类型
单从不同行业的企业类别来讲,我们可以将其划分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想要打造企业自身的短视频,首先我们要明确公司所拥有的产品类型,此类产品对观众而言最大的兴趣点在哪里。也就是说我们要明确节目的内容定位,这是短视频制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定位清晰、准确,才能在制作短视频时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对于后续的短视频发展和推广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没有明确的定位,只是一头扎进短视频的海洋,这无疑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
相对于众多企业图文公众号类型的推广手法,短视频是更容易实现个性化表达的,而且它能被赋予一种人格化的表现形式,一旦贴上某种标签,就可以慢慢渗透到用户对事物的认知中。我们以较为火爆的电商企业短视频“一条”为例,它的视频内容主打生活类,具体包括了生活、潮流、文艺等多个方向。
“一条”还推出“隐士小店”“艺术现场”“绅士型格”等系列视频,为用户展现生活之美的方方面面,传递出独特的艺术气息。“一条”清晰的内容定位决定了其用户属性,即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知识水平较高并具有一定生活品位的人。通常来看,这类人群购买力强,是消费主力,有助于“一条”实现从单纯的内容生产向电商平台的平稳过渡。
二、选择适合企业产品的节目形式
企业短视频制作想要最大程度的达到低成本高流量,就要从公司内部的整体人员配备以及技术方面考虑,控制节目的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从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很多短视频形式来看,做容易的低成本方式就是通过控制节目的形式来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大致可以将节目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种:
1、视频+图片混剪展示类
这类视频所需资金、技术几乎为零,是所有短视频里面最简单和傻瓜的一种操作方式,没什么技术含量,对硬件要求几乎没有,但是必须要图片本身比较特别,质量相对高清且能购吸引观众眼球。对于短视频新手来说,技术门槛不高,适用于商品展示型企业,例如:烟酒类、奇闻类。对于纸媒向自媒体转行的企业而言,可以参照“半岛奇闻”的表现形式,利用视频素材加图片展示的方式向观众讲解你所要介绍的新闻资讯,既控制了成本又达到了信息的高度传播。
2、录屏+解说类
同样不需要后期拍摄,减少了我们的设备成本,只需下载一个录制电脑屏幕软件,通过录制操作来向大家教授一些课程或者小技巧,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文字教程的视频化,它适用于软件教学以及手机操作技巧类,也就是科技或教学类企业。像我们经常会看到的“一色黑科技”,它就是通过录屏的形式向大家教授一个或多个手机技巧,往往我们不可能熟知手机全部的操作按钮,通过这种视频让我们更方便快捷的解决了手机卡顿易耗电等问题,但这类视频往往有一个缺点不容易过原创。
3、人物出镜讲解式
此类型的视频需要2-3人团队才可以搞定,其次还需要配置基本的灯光、相机、收音麦等器材,相对前两种模式所需花费和人员较多。像我们所了解的“洪荒学院”、“进击课堂”、“查悦社保”等,都是利用一个人讲述的方式向观众传达某种知识。它适用于知识类讲解或者是某知名教授、知名行业人士是知识传授,运用的企业相对也比较广泛,像书籍类、社保类、酒店类、药品类等等。
4、人物采访类
这类视频需要前次策划、中期拍摄、后期精细加工,团队一般需要具备专业的人员来进行监管。此类短视频通常是一个主持人和一个主角,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传播内容。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内容的定位,只有内容的选题符合观众的胃口才能最终得到认同从而或得不错的播放量。最典型的短视频安利为姜思达的一档栏目——《透明人》,采访节目的一大亮点就在于采访问题的设置,显然,姜思达明显在每一期节目开始录制前都做足了功课,张弛有力而又不失稳重的采访提纲,使得《透明人》与姜思达的搭配堪称完美。他结合了采访的形式和节目探讨的社会性话题的节点,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主流媒体容易忽视的高度去阐述他个人的观点,甚至帮助更多的普通受众去发现更多不同的社会现象层面的存在,并且引发人们对特殊存在的持续关注。
制作小视频+v:lizi86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