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刚过的第一款手游是14年网易的迷你西游。那时候还用着htc,我也是第一次在课上敢玩游戏。当手机游戏的乐趣在哪呢?在于努力干之后获得的收获与成就感。简言之,就是努力与得到之感。
第二款干得多的手游是乱斗西游。干的比较明显的一个成就就是拿了250个令牌换了太上老心。
在之后,每个假期跟手游就成为假期的一个小日常。
单手游的确是一种很愉悦的享受。
在高考时期,由于手游的耗时性,其实并没有玩太多手游,有很多想玩的游戏就草草缓冲了一会儿,就被自己极强的自制力给卸载了。
高考结束的那个假期干了剑灵的卡牌游戏。真的,由于假期有大把的闲适自由的时间,就给了手游充分的时间。到了大学,脱离这个游戏的原因和当年到高一时脱离q宠大乐斗的原因一样,都是因为到了新环境中有新的事情要做,导致没有精力与耐心再去玩。
17年的寒假干了火炬之光。
凡是能让我干下去的游戏都是我所说的投入与产出得到见效明显的游戏。
17年的暑假干了梦想小镇。
其实玩手游就像刚开始搞生产时一无所有,所以什么都想要拼命拼命的去干,拼命拼命的想要。到了后期干累了,干不动了,投入与产出变得困难了,自己拥有的多了,也就累了,倦了,甚至看透了,于是乎?卸载了。
每次干手游时都有一种初期神奇的魔力,吸引着自己为了目标不停的去搞。
但后期卸载手游时都是觉得整体投入不值得。
手游那么多题材,它做出来就是给人玩的,我们自然而然不可避免的被其所吸引。于是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去干他。直到某一刻,那种荷尔蒙的兴奋感消失以后,让你看到了,干之后所带来的代价与苍白的结果,于是乎,你后悔的卸载了它,游戏已卸载一切都灰飞烟散。
所以我们吸取历史教训,游戏可以长存,各式游戏可以去触碰一下,值得深玩的游戏,也有必要留着它。但是我们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去没日没夜的干他。毕竟你花费时间精力所换来的游戏里的财富,就会在你卸载的那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也体现了我的那句方法论,游戏越玩越停不下来,不玩也就不玩了。
这个道理甚至可以运用到端游里边,这么多年来,之所以玩手游,玩的少,对手有态度不好还不是因为手游保值率太低,而端游质量更高,更有其保值率值得我去玩。
但道理一展开,时间一延长,就发现这么多年玩过的端游,其实也没有为你留下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