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众多考研人来说,已经陆陆续续进入复试的节奏,尤其是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已基本完成复试环节,录取名单也会很快公布。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压线进入复试之后逆袭,有人被挡在复试大门之外,又不甘心调剂准备二战。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对考研二战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们把报考的高校分下类:1.顶尖名校,北大、清华、复旦等;2.其他34所院校;3.211院校;4.普通一本大学;5.二本高校。
今天我们只讨论被第一类和第二类学校刷掉之后该不该二战。只提供几个思路,不详细展开。
1、与复试线失之交臂,英语、政治分数很高,略输在专业课上,建议二战。
2、专业课分数很高,输在公共课上,且与名校线公共课线差距不大,建议二战。
3、复试排名靠后,没有能够翻盘,最终被刷掉,反思自己的面试能力,建议二战。
4、能进入复试纯属意外,被刷掉也觉得是应该,抓紧联系调剂的学校,二战不是你想战就能战。
5、没进入复试,但其他调剂名校的复试通过了,别二战了,名校差距并非你想的那么悬殊。
6、任何一两门与复试线差距悬殊,如果已经是自己尽全力的结果,那么别考了,再考也是类似的结果。
除了应试,二战还要面临很多烦恼,住宿问题、经济来源、心理压力等,读完名校的研究生也不是万能的,所以要理性看待。不想二战的同学,就把当初考研的劲头拿出来准备公务员考试吧,公务员考试与考研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一次备考可以参与多次考试,省考、市考、事业编考的东西都差不多。或者如果自己找到了一份好工作,那就去工作吧,研究生毕业也是要考虑就业问题的,实在放不下的名校情结,可以读个在职的研究生,近几年国家很鼓励的。
对了,如果你下定决心准备二战的话,我也衷心的祝福你梦圆名校!但一定要破釜沉舟,勿三心二意。
本文来源于作者自身体会,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拍砖,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同时欢迎喜欢的朋友关注我,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