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
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加缪
“朋友”,经常被定位为最轻松,最泛化的良好关系。“朋友”,不需要有爱情的承诺,不需要有职场的组织,不需要有校园的携手,不需要有血缘的牵绊,不需要有年龄的匹配,甚至、只要比认识多那么一点亲近,仿佛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介绍:“某某是我的朋友”。这种语境下,听者也往往心领神会,就理解为一种松散的关系。
然而,如果有人发问“您有几个朋友?”,可能又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哪些人是我内心承认的真正意义的“朋友”呢?
在内心深处的中国文明的薰染也许能够给我们一点启示。
谈起论语,最熟悉的句子莫过于首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朋,经常被翻译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什么会“不亦乐乎”呢?
我们知道,文言文中的“朋”和“友”各有所指。“朋”特指为师出同门的关系、或同道中人。也有人建议理解为,“从远方来向孔子求教的人”。这些细微的差异孰对孰错无需考证,因为很显然这些解释中的“朋”字,都限定了两人需要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同道同门,从远方到来,可以共同讲经论道了,所以才有了“不亦乐乎”的状态。
可能我们内心深处对朋友的认同感就来源于相互匹配的价值观吧。价值观,并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简单的说它就是一种内心的准则,是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人的价值观受到历史的、阶级的影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至少在某些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这可能是内心认定朋友的标准所在。为什么在不经意想起某人时总是会心一笑,为什么在风雨波澜是他(她)能给你力量,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吧。
人的一生,究竟能拥有、究竟需要几个这样的朋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