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记
今天的笔记聊一种心理,过去似乎聊过,借着新的启发再深入聊一聊。
我们每一天似乎都会被一两个热点新闻或者事件刷屏,然后你会不由自主的被裹挟进入某些情境信息里面。
例如这两天诚品书店老板吴清友先生因病去世,林肯公园乐队主唱查斯特·贝宁顿自杀离世。
虽然不读书的人根本不知道诚品书店和新华书店有啥区别;
不关心摇滚的人还以为有人在林肯公园里自杀,其实林肯公园是个乐队名字。
我们不知道这些,却不妨碍纪念性的文字在刷屏,不停的有人在转发一些热点事件和人物的文字,尽管对他们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啊!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因为、因为我们的心底或多或少都有一种“刻奇”心理。
是,这个秘密就是一个心理词汇,Kitsch,音译为“刻奇”。
刻奇心理的外在表现
一、借着某些事件自我感动及感伤;
二,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
三、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
四、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
五、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
六、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
七、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八、这是最主要的,刻奇是一种自我愚弄。
如果我们对照一下这些条目,就会很快的发现朋友圈里流传的许多精美图文,配上美妙的音乐,或者是热点的时文人物,让人有一种不转发不能显出你的存在感,你想都不想立刻转发出去。你会觉得,朋友们看到觉得我是他们的同类而不是异类,我转,故我在,而且与你们同在,这是潜台词。
请注意,此时此刻Kitsch心理在起作用了。
米兰·昆德拉关于刻奇有过一个“奔跑的两滴泪”比喻很有意思:当看见草坪上奔跑的孩子,由Kitsch引起了两行“前后紧密相连”的热泪:第一行是说:看见了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多好啊;第二行是说,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昆德拉接着强调:“第二种眼泪使Kitsch更加Kitsch”(《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事实上,国人对于刻奇的普及最初来源于这本上世纪80年代的书籍,对于这个场景当然有不同的解读,笔记君以为,第一行泪是人类的天性,个体感动是自然的流露,“我”仍然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第二行泪就是刻奇的刻奇,是归于某种集体的存在感,和所有人一起感动,需要警惕的是第二种。曹县那种见到领袖集体痛哭流涕,或者人人拿着小本子记录的场景是最典型的例子:在一个场景里面,个体绝不能例外,我是跟你们一样心情激动毕恭毕敬的人。所以那种举手表决制度的制定者一定深谙这种心理,利用的很好,你见过当众不举手的人么?这也就是为什么英美等国制度设计中一定要有单独写票处的原因,摒弃这种刻奇心理,让人独立自由的思考和决策。
世俗的东西属于生活,那些在历史名义下崇高的东西则会导致可怕的结局。这样的结局在许多历史事件里面得到证实,:
集体性的刻奇会导致人性的泯灭。
莫言在诺贝尔获奖感言里提到过一个细节,就是这段
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
当所有人哭时,就必须哭,这就是刻奇的刻奇的写照,尤其作为一种集体意志时,很可怕不是么?现在有么,依然存在。
传销就是如此:始终让你承认唯一的正确性,不能有独立思考,不能有丝毫反对意见,反抗者必会受到惩罚,直到大家统一为止。
其实,我们的生活完完全全是世俗的样子,这是真实的,可以严肃,又可以幽这个世界一默。多元化才是世界的本来状态。
也许,个人的Kitsch并不可怕,适度,符合人性即好,只要意识到就会没问题;
而集体Kitsch显然会带来很多可怕的后果,这个趋势不能有,会有么?大家可以留言自由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