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看待自己和世界,看待现在和未来,看待情感和理性,存在着远比他们已知还要多的可能性,看到的只是它一个维度的存在或者数个维度的存在,面对它们,每个个体注定是肤浅无知的,注定是一直错下去的。能够做到的只有,用一个更加合理的错误代替上一个错误,用下一个代价取代上一个代价去背负,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只有选择的代价和责任不同,这种自我选择迭代,会是个体更加一步步接近自己,看到一个在自我价值构建的上的独立个体。
时间是自我表达的载体,你的时间消耗在哪里,你就会出现在哪里,要么工作,要么致力做走自己的道路;要么在颓废在平庸无奇的时间里,要么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每一个选择都是你对时间的选择,也是时间对你的见证,时间给予你的,不仅仅是自我成长,还有你对时间和存在的雕刻,所以,一个人如何看待他自己的时间,就决定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时间的态度,梁漱溟先生说到两个字“郑重”,即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集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同样也是,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 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
从平衡时间观和延伸当下感,有十条建议:
1.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2.严肃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自我的价值,并利用好它。
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角度——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法思考。
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有意义(归属感的认同)。
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7.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时间让个体的行动更加有序。
8.平衡计划与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和不可预见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符合计划,平衡计划与非计划就是在未来时间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9.视未来存在与当下——未来并不遥远,它会出现在即将到来现在。
10.对于未来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当下的行动更有力。
宜斋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