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终为始(即定目标)
我理解的是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奔头。
(1) 两次创造:
即一想二行动
作者史蒂芬·柯维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说你到底特律去旅游,但是你没有地图,请问你怎么才能到达你的目的地,或者你连目的地都没有,你怎么可能够快速地去完成你的任务。当然目的地也可以改,你可以不断调整,说今天不想去那儿了换一个方向。但问题是你也得有目标,你才能够有一个方向可以走。
任何事物都需经过两次创造,一次在头脑中,一次在实际中。
这很好理解,比如我们盖房子,总是先脑中有了构思,再在笔下绘制蓝图付诸建造。
人生也是一样。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早年生活环境、早年受教育情况及外界限制构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创造,可能很潦草,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今后的漫长一生,则取决于你就此顺流而下,还是主动设计第二次的创造。
我们有很多人在生活当中,根本忽略了大脑当中创造这一步,就是每天麻木地不停地做做做,但大脑缺乏创造力,就好比一些家庭主妇,做了一辈子饭,若家里来了客人,就手足无措,不知道咋做菜了,这就是平时没有用心创造过。要想过好,必须要弄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这就是以终为始,所以第一件事就是那个终点,也就是找到目标。
(2) 给自己写悼词
即明白自己准备咋过这一生。
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先明确目的——也就是终点。
我们总是先看见终点,然后奔向终点。做每一件事都如此。而渺茫如人生,也应当有这样一座遥远的灯塔可供眺望,继而将我们的每一步、每一件事都统纳到正确的航向上,安全出行。
你看我们的国家就有个终点目标,那就是共产主义,为实现这个目标,又分了一段一段的。毛主席那段时间,早期目标叫推翻三座大山,后期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邓小平那段提出实现现代化,为此分了“三步走”,结果到江泽民时期完成了两步;现在习主席为实现第三步提出“中国梦”,作为这段我们国家的目标。
有人会说,我的终点目标是挣好多好多钱,但是不知道具体干啥事业。
那么,你就要学会改写你的人生剧本。你想象一下自己死了,躺在那儿,然后周围的人过来参加你的追悼会,你希望他们给你写什么样的悼词,你希望自己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离开这个世界。
那么,你就可以先给自己写个悼词,也就是撰写一个你的个人使命宣言,即原则、方向、目标。
史蒂芬·柯维有一本书叫做《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就是拉着一家人写自己家庭的使命和宣言,让家人知道家的目标是要培养更多的爱,让大家互相帮助,让大家能够不断地能力提升,有成就,有了问题可以多沟通 多交流等等,这都是这个家庭的基本原则,把这个宪法写出来才能够做到以终为始。
(3) 人生应当以什么为灯塔(中心)?
有人以事业为中心、有人以金钱为中心、有人以配偶为中心、有人以孩子为中心……然而这一切大都处于影响圈与关注圈的边界,是否可控并不由我们一个人说了算。
“所以,既然生活中心如此摇摆不定,我们自己难免情绪起起落落,一会儿意气风发,一会儿颓废沮丧,没有稳固的方向,也没有稳定的力量。”
樊登老师讲的时候打个比方:你说我的人生是分阶段的,18岁以前,我以考大学为中心;18岁到25岁以求学为中心,我要拿到更好的学位;25岁到40岁我要以工作为中心,我需要不断地提升;40岁到50岁我要创业,我要拥有自己的事业;50岁以后我享受人生。你看我规划的多棒。
但你想想看,如果你的人生是以考大学为中心的话,做家务就成了负担,你妈妈说不用做家务,不用做家务,你好好学习就好了,人就是这样变得不会做家务,变得没有家庭责任感。当你以工作为中心的时候,你的孩子跑来找你说爸爸你陪我玩一会儿,你说爸爸是以工作为中心的,找你妈去,你忽略了孩子。当你以创业为中心的时候,你的老婆有心事想要跟你倾诉,你说我这么忙,我又不缺你的钱,别给我找事。50岁后你创业成功了,你想找人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是回头一看,孩子变成了一个叛逆的小太仔,老婆跟别人跑了,或者你创业又失败了,你觉得你的人生成功吗?
所以我们应该以原则为中心,在任何事上修炼,增加我们内心君子的成分,减少小人的成分。
明朝的大学者王阳明,说一切都是以心为本,就是以原则为中心。王阳明说要在事上磨练,就是无论是考大学还是读硕士学位,还是去工作、去创业、去陪孩子都是事。在这些事上要磨练的那个东西是我的原则、是我的心性。
你定的原则、灯塔、目标必须是你热爱的事情。如果你看别人卖麻辣烫赚钱了,你也效仿人家去卖麻辣烫,但这并不是自己热爱的事业,受不了其中的辛苦,也找不到劳动的快乐,创业的动力是对钱的热爱,卖麻辣烫的事业就不是你的原则。你累的时候就会牢骚满腹,就找不到劳动的快乐,就会难以坚持,最后也未必赚到钱。
以终为始,说的就是我们应以原则为中心,指导自己规划人生,并要始终牢记这座“灯塔”(目标)的位置,使自己不致偏离航向。而这个“灯塔”必须是你热爱追求的事情。
总之,啰嗦那么多,就是要有坚定而明确的目标,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开始行动,还得关爱家人,这就是以终为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