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母亲(2)
母亲出生在泰州的绅士之家,与外婆相依为命(因外公有了如夫人,与外婆分了家产),外婆凭着不多的家产,供母亲上完了泰县私立时敏中学(原泰县县立师范传习所,现为泰州中学)。母亲既是出生在绅士之家,却从小得不到父爱,对外公不顾家的做法极为不满,对当时的社会也无法认同。
为了照顾外婆,完成学业后,母亲就担负起赡养外婆的责任,放弃了进一步求学深造的机会。泰州这个小池,留不住我母亲三位哥哥的心。我母亲最引以为荣的,是她的大哥。大哥离家后,到延安读的抗大(1949年前,中共办的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后加入民主联盟(中共的外围组织),算是革命人士跟我们也谈了最多。与小哥感情最深(听我三舅说的),因小哥和外婆去了台湾,所以从来未和我们谈起过。我母亲为此付出最多的是二哥。她二哥“五七”年抓进去后,一家四个孩子全有我母亲托管,文革中还受牵连。从我母亲对她大哥的敬仰中,我认为她是向往延安的。
母亲的大姐最苦,嫁了个地主家庭出生的男人,吸大烟把家产全败光了。大姐顶着地主婆的帽子回了娘家。守着家里的二间祖产,靠做裁缝维持生活,不幸又得了痨病,全靠我母亲接济维持生机。
抗战后期,我父亲作为记者到泰州,与在洋行里工作的我母亲邂逅。我父亲一表人才,出生于江南富家子弟。我母亲也算“五、四”青年,泰州名校生,工作也不错,也算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在泰州喜结良缘,在上海安家落户。在泰州的几年里是我母亲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而后,随着社会的动荡,我母亲的生活也不安宁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