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辈子很简单,
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
眼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就我目前的认知,我想把我经历的分为三个阶段:幼时(小学已经初中)、高考、工作。
幼时:
小时候的我们期盼节日,春节,会希望有不熟悉的亲戚会突然拜访,会给个1角或2角或5角的零花钱,或者带些城里的新鲜玩意,那一定会成为至少两个周的话题头条。会期待有没有哪个老的俗语:舅舅或姑姑给外甥或侄子买衣服,这样就不用再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了。幼时的愿望很简单,连愿望都是那么的朴实:想和玩伴一直玩下去,不着家;有很多的小伙伴,不孤单,每天蹦蹦跳绳,去地里割写嫩草喂养小兔子,羊。在寒冬中去麦田里在雪下为小兔子lai点麦苗嫩叶,虽然冻的小手红彤彤,但内心是欢喜的,看着小兔子一天天长大,喜悦感就是这么容易。
越长大越孤单
高考:
人生的战场,生命的分水岭,堪比人生的第二次投胎。是生存,还是死亡,几乎在此一举。所有村里的人都感觉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不知是羡慕还是挖苦,不经意间总是:“哎呀,你家大学生回来了”,他们又怎会知道“大学生”三字的重量,不能承受其重。四年了,已经在象牙塔中读书,而儿时的玩伴已踏入社会6年之久。你在消费,她/他在收入,如此对比,社会总会嗤之以鼻,目光短浅。可是如果学无所成,哀叹之声比比皆是:要是不上学,都挣……钱,都……,无助,彷徨,怕是当时最大的感受。家庭经济的压力,同龄人的对比,日后工作寻找的压力,一波一波袭来,压的喘不过气来,却又无处诉说,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
工作:
远没有长大简单,不思不想依旧一天一天的过,而工作,无所出,就无所得。连简单的同事都无法坦然处之:永远不要期望和同事做朋友,毕竟同事属于送命题,不宜太好,更不能太坏。
当满怀期待的进入新公司,作为职场新人,看到同期入职的同事都是985、211高校,心里自卑感油然而生,变得畏首畏尾,最终丧失信心,信心极难培养,却容易折断。亦或是为了糊口而随意找份工作,这应该是对自己最大的不敬。
或许整篇文章的基调比较伤感,悲观,但是慢慢独处时间多了,也明白一些事。
我不是一无所有
我至少还有病
啦啦~开个玩笑
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练灵魂
在我们心中有吸引灾难的磁石,我们生病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吸引病菌的脆弱的心
你看偶尔丧一下,再读会书,收获还满不错(*๓´╰╯`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