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经得到|佛教徒讲的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佛经得到|佛教徒讲的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作者: 苏楠雮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21:19 被阅读54次
佛经得到|佛教徒讲的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三十七助道品为:

(一)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二)四正勤:

1.对已生之恶为除断而勤精进,2.对未生之恶使不生而勤精进,3.对未生之善为生而勤精进,4.对已生之善使增长而勤精进。

(三)四如意足:

1.欲神足(欲于加行位起此定,依欲之力,故定引发而起)。2.勤神足(于加行位勤修此定,依勤之力,故定引发而起)。3.心神足(于加行位一心专注,依心之力,故定引发而起)。4.观神足(于加行位观察理,依观之力,故定引发而起)。

(四)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五力:

1.信力(信根增长,长破诸邪信)。2.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5.慧力(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

(六)七觉支:

1.择法觉支。2.精进觉支。3.喜觉支。4.轻安觉支。5.念觉支。6.定觉支。7.行舍觉支。

(七)八正道:

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三十七菩提道品与四念处、四正勤等等,都是善知识。“由是成正觉”,学佛的人必须走这条路才能得道,才能大彻大悟。你去搞气脉,画符念咒……这些都不相干。而是要能在尘劳烦恼之中,随意之所转,转烦恼成菩提,修习三十七菩提道品(就是三十七种修佛道的层次),如果不走这条路,不管你修什么法门,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成就。

“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四正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所以修行人第一要发起善法之欲望。在我们没有证道以前,都会有欲望,但是修行的欲,是发起善法之欲,善行善思维,是成佛功德的根本,所以善法欲要发起。善法的欲一天一天要增加。厌离心也要发起,世间法一天一天要厌离。这是三十七菩提道品四正勤的道理。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圆觉经略说》《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三十七菩提道品之四正勤)

【怀师箴言】大乘佛学思想认为原始的人性本来便是光明清静,含容万象万类,极其圆满,而与宇宙万有共同一体。当它在光明清静的元始之初,既非有善,亦非有恶,所谓善恶,都是人为后天的观点,不足以言先天的元始本性。如果勉强以善恶来论,应该称之为至善的,或纯净的,方差可比拟。

什么是人性?原始的人性,究竟是善的,或是恶的?人欲是否就是罪恶?这都是中西哲学上的大问题,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几千年的悬案。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已经二千余年,初由孟子特别提出的“性善”说,连带批判告子论“性无善恶”的观念,稍后又有荀子的“性恶”说,与性善的观念恰恰相反,于是便成为思想界争辩的论据。再后,由于佛学的传入中国,谈心说性便成为哲学辩论的中心。宋、明的儒者——理学家们,内在接受佛家、道家的思想,于是人性的善恶问题,也就成为理学论据的要义。大体说来,理学家们,大多都是秉承孟子的性善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所以为恶,都是后天的习性所养成,后天的习性和人欲又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反省克念,去尽人欲,使天理流行,才能恢复人性本来善良的面目。……

中国文化思想中天性和人欲的问题,在传统的微茫混淆中,历经秦、汉、魏、晋到了隋、唐之际,因有大乘佛学思想的加入,便廓然大放光明,截然确立形而上(先天)的性理本元,与形而下(后天)的人欲界限,建立一个理论完整、体系井然的思想。但我在这里所说的大乘佛学也便笼统地包括了禅、密、天台、华严、唯识、三论、成实宗等的宗纲。但取其要义,变更它的名相而言,并非概约大乘佛学的整体思想。

大乘佛学思想认为原始的人性本来便是光明清静,含容万象万类,极其圆满,而与宇宙万有共同一体。当它在光明清静的元始之初,既非有善,亦非有恶,所谓善恶,都是人为后天的观点,不足以言先天的元始本性。如果勉强以善恶来论,应该称之为至善的,或纯净的,方差可比拟。但极其圆满的光明清净的本然之性,由于明极而忽然缘起无明阴影,由此动则易乱,于是便生起天地宇宙与人类万象了。从此由于无明的污染人性,愈动愈乱,愈乱愈动,因而迷失它本来的清净圆明,坚固地执著“我执”与“爱欲”,于是便形成分为段落的死生生死,而构成人世间永无休止的分段生命现象。基于此,所有大小乘佛学的基本精神,都是要求人性的自觉,破除由执为小我的后天我执,而返还到先天无余大我的自性清净。努力修正由“我执”、“爱欲”所起的种种错误心理和行为,涤除由惑乱心理所构成人世间的烦恼苦果。

佛学所有的经论即由此基点出发,因此它薄视物质形器世间的所有,发出众生同体之慈以及无任何条件之悲心,呼召众生超越形质,返还形而上的光明清净,归到非善无恶的圆满自性之境界。例如著名而普遍流传的《法华经》、《楞严经》、《楞伽经》等,均以此为中心。又如《大涅槃经》以“常”(永恒)、“乐”、“我”(无小我的自性本元)、“净”等四象说明自性的圆明清净。而唯识法相的经典,则以剖析为“爱欲”所污染的心、意、识的阴暗面,指证出元始光明真净的本来。至于《华严经》却以宇宙万象本为一体,融会形而上道与形而下的物质世间,指证自性的体用互通,而达于光明清净的圆极。《般若经》等,便是直指智慧的自觉,而超证于形而上道的捷径。而禅宗心法的证悟,也就是证此一事,悟此一理。

——南怀瑾先生《新旧教育的变与惑》

相关文章

  • 佛经得到|佛教徒讲的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三十七助道品为: (一)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二)四正勤: 1.对已生之恶为除断而勤...

  • 缘起性空

    佛家常说“缘起性空”。 那么“缘起性空”讲的是什么呢? 以大乘佛教中观思想来解释: “缘起”是讲万法依因果律而生灭...

  • 性空缘起,缘起性空

    作者/木子慧 不断体会本性,最近有些不一样的体会,带来的突破和蜕变,感觉很欣喜。 以前认本性时就像中国人学英语一样...

  • 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今问一好友:你觉得是先爱而有性 还是先性才有爱呢 好友如是答:有一句很俗套的话,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人...

  • 缘起性空

    今天听得到里面的 熊逸的佛学50讲 里面提到佛学的基础是缘起性空。意思就是万事都是各种因缘际会后产生的一个短暂的物...

  • 金钱观

    01 缘起性空 佛教讲缘起性空,指的是人的一切机遇与得失乃至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一...

  • 缘起性空,关于真相的探究!

    最近在看佛学,其中关于佛学的基石"缘起性空",解读其精髓,尤为启发,聊聊一二。 “缘起性空”涵义简单讲,万事万物都...

  • 梦觉

    人心内外,存在发生机制是相同的——缘起性空。缘起性空的意思是,人心内外,一切的发生,没有作者,没有做者,有的只是条...

  • 缘何而起

    本心,性空的同时倶足缘起之性,缘起的同时倶足性空之性。合称缘起性空。 一般而言,修行更注重性空。人们经常执著“现象...

  • 【朋友圈美文记15】人生的底色是孤独

    今年以来,已有多位同事内部“退休”。相逢是偶然,聚散终有时。所谓,性空缘起,缘起性空。 虽然很早就知道“缘起性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经得到|佛教徒讲的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cq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