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了一篇嘴炮文以後,愈来愈觉得自己的问题很明显了。
首先是关於错字的问题。我目前用的是MAC内建的输入法,但是该怎麽说?我觉得MAC的输入法有种莫名的智障(欸)它特别喜欢记那些我偶而使用而且还具有开玩笑意味的词(比方说我比较常用「刚刚」,但是他却特别喜欢记「肛肛」......),反而常用的他永远记不住,而且这个输入法的错字率非常高,有时候甚至一个常用的词句但所有的字全部都不对。我觉得我必须要考虑使用大陆的输入法了。
再来就是语句不通顺与文意上下矛盾的问题。因为从以前到现在有视窗和电脑突然「跳掉」的问题,所以很多时候写好都是直接发布了,导致我发现有问题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浏览过我这篇文章,即使我已经渐渐开始改变习惯在word码字,但是这个坏习惯还是老样子。所以我应该写完之後要好好将整篇文章再看一遍,发文这件事情急不得。
接着再来谈到错误用句以及文学历史典故使用错误的问题。我在之前的《男人,你为何还要自欺欺人?》的这篇文章中本来是要使用「红拂女」这个人物作为一种美女的形容,但是因为过去经常有词句使用错误的经验,导致就算是这种幼稚园生都懂的故事我反而还需要「『谷歌』一下,我才知道。」有时候真不知道该说是我这个人不学无术?还是空瓶响叮当?还是肚子没墨水?
写到这里,其实我有点怀疑我到底有没有资格给人指点写作技巧?
其实说实话我现在写的东西比较偏向「冷暴力」或「冷惊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变成平淡无奇的生活有一点点暴力或惊悚的影子。用我自己的量表来形容,可能五分都不到,因为读者一点都不觉得惊悚。但是要我写那种很刺激的惊悚,以前的我的确是常常写那种东西,但是现在要我写,不是不会写,是觉得写那种东西很蠢,我觉得这些并不是惊悚的本质。可是大部份的人所谓的「惊悚」的确是要有「某种样子」才能说是惊悚。
我觉得这种情绪它没有办法像快乐一样,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数愈高就愈好的概念,因为它是负面情绪,所以尽管只有零点五但它依然是不好的,是必须要避免的,所以这种创作反过来说应该是「分数落点在哪无所谓,只要你的东西在这个项目有数据,他就是那个东西。」
这样说起来,我觉得我有必要重新说明我的「惊悚量表」了。
文章写到最後来说说我的笔名是怎麽来的。这个笔名一开始是随便乱取的,因为有一首歌叫「空心吉他」,只是我把吉他换成二胡而已。但是现在看这个笔名也觉得这个名字对应我似乎也有点贴切。我虽然是华人,我也喜欢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但是我对中国文化却一无所知;我是台湾人,我对我的家乡文化很有认同感,但是要说台湾有哪些有名的艺术家丶文学家和历史人物,我连一个都讲不出来。
二胡虽然是中国的乐器,但是如果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家乡文化一无所知,那它就只是一个空心的乐器,而不带有任何内涵。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文化与知识的支撑,也只不过是我手写我口而已。
昨天我问一个同样是台湾的网友说:「网路上的东西要不要认真?」对方说他自己无论是网路上还是现实的言论他都会认真。如果网路上的发言会引起认真的网友阅读或思考,那麽就应该谨慎地为自己的发言负责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