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摘记)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摘记)

作者: 天马行空_806f | 来源:发表于2023-10-20 06:24 被阅读0次

子曰:过犹不及。

这是论语中多次被提到的思想精髓,如果事情做得过了,和没有做到是一样的。就是我们今天经常提到的“度”,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有度。

孔子的学生子游也曾说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进谏君主过于频繁,就会遭受侮辱;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人与人之间太过亲密或是太过疏远都不是最好的。每个人都应有着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若是双方太过亲密,没有一点秘密的话,时间久了肯定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对双方的发展都不利。若是双方过于疏远的话,就会产生冷淡,也不利于双方的交往。也就是说,双方只有在适当的距离内,才能奏响最和谐的音符。

那么作为好朋友应该怎么做呢,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如果看到自己好朋友做的不对时,要善意的引导和忠告,如果不听则停止,不然就该自取其辱了,不管什么关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一句也告诉了我们要有度,大丈夫怎么立于世?不绝对的依从,也不绝对的倦怠,不薄不厚,不远不近,适当适宜作为标准。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带着耳朵,多听听别人的意见,那么你的疑问也就少了,除了多听以外,还要慎言,也就是谨慎的发言,如此一来,你的抱怨,你的指责也就少了。

所谓多闻多见,你见的多了,那么你也就不会倦怠了,也就不会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尽管如此,也还是要慎行,要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你才能做事的时候少一些后悔和失败,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说话的时候没有抱怨,做事的时候没有后悔,那么这个时候也就算是成功了。

相关文章

  •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花未全开月未圆,分寸感是什么感

    这一章节里,于丹《论语》心得中,分享的是有关处世之道。关于人际关系,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呢?《论语》很简洁,...

  • 处世之道,54

    处世之道,54 《论语》一书,平和中正,温柔敦厚,寓至精至粹之理,也是妈祖文化的处世之道。 处世只有二事,进德,修...

  • 度,掌握皆在方寸之间...

    论语中言,...过犹不及...,处世之道,主要讲求一个...度...字,这个字渗透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是对个人修...

  • 《论语》处世之道

    一、为人处世之道,在于一个“尺度”。 做事时间和原则,把握分寸。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曰: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关...

  • 181、隐者修养之居后(《论语》述而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第32节。又是一篇讲隐者处世之道的。不出仕的隐者的处世之道自然与出...

  • 心安

    近日一直在读《论语》。每天读点《论语》,不是故作高深,的确挺好的。从处世之道到交际能力,它都给你指点迷津,娓...

  • 《论语》心得——处世之道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

  • 【日精进打卡第3天】

    姓名:王龙 公司:青柠养车 【知~学习】 阅读《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 义字当先的勇敢,才叫勇敢。 【行~实...

  • 内省不疚,何忧何惧。见理既明,委心变故。

    2020年2月8日 星期 六 晴 读书摘记—— 一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选自《论语...

  • 有感:以直报怨—忍过去还是怼回去

    【摘记】:《论语别裁》,简要梳理 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里有人问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中的处世之道(摘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si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