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追寻他人,不如成为自己。大家好我是橙星,一个用文字记录生活的追星人,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最近越来越感受到,很多时候,人不是在和外界的对抗中消耗能量的,反而是毁在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内耗中。
外在的痛苦源于刑罚,内心的痛苦,则源于自己对事情错误的臆想和预判。
记得小说《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切尔维亚在看歌剧时,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将唾沫星子喷到了坐在前面的布里扎洛夫将军身上。
切尔维亚当时慌急了,不停地向将军道歉。
在之后的三天里,他更是向将军道了六次歉。
尽管将军非常宽容地原谅了他,但切尔维亚还是不断地放大这个错误,最后将自己活活给吓死了。
结局令人唏嘘,但小说中的场景映照到生活,却发现周围比比皆是切尔维亚。
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一整天神情恍惚,都在想这个梦到底在暗示什么,自己是不是要倒大霉?
亲人生病住院,医生已经告知没任何问题,脑海里却一遍遍上演最坏的结果~
同事今天没有和自己打招呼,内心焦灼不安不断揣测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这些场景说起来有多不可思议,但它们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无数人身上。
一片雪花,在积极正向的人看来是美丽的雪景,可在拥有灾难性思维的人看来,却是即将到来的雪崩。
很多时候,事情本身并不会困扰我们,真正困扰我们,让我们止步不前的,是脑海里无止尽的灾难性想法。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让实验者将未来七天的烦恼都写下来,投到一个名为“烦恼收纳盒”的箱子里。
三周后,他打开箱子,与实验者核对,却发现,其中有九成烦恼都没有发生。
其实,人生中绝大多数烦恼,皆是源于想太多做太少。
比起坐立不安、焦虑不已的想着厄运到来,
不如转变观念,接纳和包容身边发生的一切。
福祸相依,真正的祸不是外界的灾难,而是内心的恐惧。
越是恐惧越是在脑海上演灾难性的结果,越是上演灾难性结果越是消耗自身能量。
而对不可控的事情多一份能量消耗,在振作和鼓励自己上就会少一份。
平稳安和,不起波澜,遇到任何事都临危不惧,才能应对人生中更大的风雨。
写在最后:
“事,不能想得太多,想多了心就乱了;
人,不能看得太清,看清了心就凉了;
情,不能陷得太深,太深了心就痛了。
人活一世,想开了就是幸福,想不开就是痛苦。”
愿你我都去繁存简,别想太多,别给已经苦难的人生徒增那么多烦恼。
点赞加关注,让我们在一次次具体的行动中,获得内心安宁,找到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