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年时代

少年时代

作者: 王燕燕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0-29 16:22 被阅读0次

    两年的初中生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就是劳动,校田里的勤工俭学劳动;走出校门的支农劳动;回到生产队的生产劳动;还要完成学校分配的拉土、割草等劳动任务。当时在黄良中学上学,第一年学校开门办学,在秦岭开了一个分校,老师就带着我们上山去改造。半山腰有一间房子,里面有桌子,我们晚上就躺在上面。晚上有同学做梦,抱着桌子腿哭着喊“妈妈”,吓得一屋子的同学都起来了,一哭百哭,哭得声音可大了,早上起来眼睛都肿了。我在炊事班,负责给大家做早饭。所以一大早起来就去山上找野菜 找着找着,突然发现了一条蛇,吓得我大叫,一会儿大家都叫起来了,乱成一团。后来再也不出去了,都是老师在帮我们挖菜。就只呆了一个礼拜,不然肯定累死老师了。劳动课挤占学习时间,文化课学习没有保障。

    最让人伤感的是,1973年8月,《人民日报》转载了辽宁“白卷英雄”张铁生反潮流的信,12月又在头版头条公开发表“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闯将”北京小学生黄帅的日记,全国上下风云直转。“破师道尊严”,“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波涛汹涌,势不可挡。学校不敢抓教学,不爱管学生,考试和作业统统取消了。结合“批林批孔”运动,一段时间,我们就是学习报纸上的大块文章,念叨着不知其源的儒家法家,喊着防止“复辟倒退”的口号,浪费纸张的写大字报,抄着报纸出黑扳报。继而又开始给老师写大字报,批判“培养白专人才”的老师,同学们都开始跟风,给老师写的大字报贴满了墙,更甚者给我们班主任老师写的大字报贴在门上,把门堵住了,老师都不能出来。后来还是我们几个女生撕开了大字报的一个角,老师才从下面钻出来了。妈妈知道了,就叮嘱我:“老师是给你们教知识的,是不能那样对待的,要尊重他们。”所以我没有给老师写过大字报,可是为了打发时间,私下里找小说看。哥特别爱看小说,他白天经常看的入迷,晚上我就偷过来钻在被窝里看,如《红岩》、《红日》、《苦菜花》、《红旗谱》、《三家巷》、《青春之歌》及《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常被书中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描写、清丽的语言艺术、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所吸引、所感动,难掩内心愉悦。后来有同学拿了一本古典小说《红楼梦》,他偷偷把书带到学校,我有幸为首读者。初阅中国古典名著,其中的故事、场景,深深地触动心扉,激发了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爱好。

    1976年是不幸和灾难的一年,也是转变着中国历史的一年。这一年,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事可以说是太多太多了。这一年的一月,当时周恩来总理走了,国家没有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只是校园里有点冷清。可是放学我回到村里,看见我门中的姐姐坐在门墩上使劲的哭,我不理解,蹲在她跟前询问:“姐姐,你怎么啦?”姐姐哽咽着说:“周总理死了。”然后又嚎啕大哭。我听了,也难过的流下了眼泪。后来妈妈叫我,我就拉着姐姐回家了。三天后,当周总理的灵车经长安街驶往八宝山时,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伫立街旁,目送总理离去。周总理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范,使人不觉潸潸泪下……

    76年9月9号,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上,当时我们正在开开学典礼。校长正讲话时,有个领导慌慌张张走到校长跟前咬了一下耳朵,这时校长突然泪流满面的站起来,呜咽着声音说:“全体起立。”紧接着说:“毛泽东主席逝世了。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致哀!”我瞬间感觉一阵电流从头闪过,“嗡”的一声,晴天霹雳顿成悲痛的海洋,“哇”的哭了,脑子里一片空白,难以承受,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过了几天给主席开追悼会,那天下着大雨,为他惋惜默哀。追悼会在雨中进行,学校规定:为了表示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爱戴,不能打伞披雨衣……所以,大家都做好了淋雨的准备。但是还有一些同学在宿舍给外衣下披上塑料袋,站在雨中。当时阵势很大,场内外始终庄严肃穆,秩序井然,灵棚,哀乐,刻骨铭心。我们班有个同学叫杨村荣,她长得好看,声音也很诱人,普通话说的非常好,抑扬顿挫更是高人一筹。当追悼会进行时,她担任主持人,悼词都是她来念。当她站在台上,口中刚出现“悼词”两字时,台下已经一片哭泣唏嘘声,随着传进耳朵的声音,刹那间哭声四起,整个会场一片哭声,悲情痛泣顿时笼罩了整个校园。最后我们在校长的带动下,大声哭喊着:“一路走好!主席!”天空凄风冷雨,那是在为主席垂泪、哭泣,雨是揉碎的诗,诗是绵延的雨,剪不断理还乱,真正理解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含意。从主席逝世那年后,我只要内心悲伤,就有一股凉气像电流一样从我头顶闪过,这已经成了一种病了 ,真是心酸的一年。往事令人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抚今追昔,百感交集,无论经历多少磨难我们都会挺着胸膛坚强做人!

    那曾经充满强烈时代感的初中课堂,那曾经弥漫着“只红不专”教育思潮的倾向,如五味杂陈翻滚而出。很多的记忆还维系在那个弥漫着青春与朝气的校园中去找寻那些即将消失的记忆,怀念那些在母校里生活的点点滴滴。那时一个班40多人,校室里也不算拥挤,宽敞的走廊里有时也成了贪玩的同学们打闹嬉戏的天地。那也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因为,青春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笑语欢歌留在校园的馨香中……母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珍藏着我们的友情,弥漫着我们的幻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tl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