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何帆老师,刚刚出了一本新书,叫《找事》,这个书名好。
这本书主要说的就是,年轻人,应该怎么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以前有句老话,没事儿找事。
假如在这本书里,只拿走一句话,我觉得应该是这句。
“对年轻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找工作,而是找事做。”
注意,不是找工作,而是找事。
区别在哪?
找工作,意味着你在接受一份公司赋予你的任务,你做了,就有报酬。
你和这个社会之间,始终隔着公司这个组织。
而找事,意味着,你的视线要穿透公司这一层,直接去思考,你做的事,为社会解决了什么问题,贡献了什么价值。
这本书带给我的两个启发。
第一个启发是,你的每个技能,都一定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在于,找到那个问题。
我们以一故事来说明:有人问,你知道红缨枪,为什么是红色的吗?
就是古装片里那个红缨枪。
但这个问题,会难倒绝大部分人。
你想过没有,古代红色的染料可是很贵的。
你没看古装片,都是结婚大喜的日子,才有机会穿红色。
你再看《白毛女》,杨白劳都是得过年,才能给闺女扯上二尺红头绳。
红色的布料这么贵重,为什么要用在枪头上。
这么高的成本,图什么?
答案是,红缨枪,最开始并不是红的。
起初,士兵拿着枪上阵杀敌,这一枪扎下去,敌人肯定得流血啊。
这就出问题了。
你看,敌人的血顺着枪杆往下,流到士兵手上,士兵就会手滑,握不住枪。
怎么办?
有人就想到,往枪头上,扎一块布,用来吸收敌人流出来的血。
布的颜色本来乱七八糟,没有特定要求。
后来,因为沾血,就染红了。
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两件事。
第一,你看到的任何现存的事物,最初都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就像红缨枪上那块红布,是士兵手滑的解决方案。
第二,只有当问题和解决方案一起出现时,你才会意识到这个解决方案的价值。
很多时候,光有答案,不值钱。
只有把答案和问题放在一起,成组出现,它们才值钱。
回到我们自己,大概率上,你掌握的任何一项能力,都一定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启发,什么样的问题,其中蕴含着最大的机会?
第一个层次,叫谜。
也就是那些,定义特别模糊,解法非常不确定的问题。
比如,怎样成功?怎样幸福?怎样走向人生巅峰?
第二个层次,叫疑问。
它稍微具体点,也就是那些,定义稍显清晰,但解法依然很不确定的问题。
比如,怎样从小开始,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第三个层次,叫麻烦。
它是最具体的,也就是那些,定义特别清晰,解法非常确定的问题。
比如,怎样通过做互动游戏,让一个五岁的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
找到好问题的步骤是,把谜细化成疑问,再把疑问细化成麻烦。
比如,你的目标是,把客户满意度提上来。
怎么提高?
你发现,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主要是那些极端投诉。
因此,你的目标就细化成,怎么在30秒内,让一个怒气冲冲的客户快速冷静下来并与你沟通。
到这一步,你自然就知道,部门最需要的,是一个特别擅长安抚他人情绪的人。
这么一来,能力就找到了匹配的问题。
找事做,其实隐含了两层潜台词。
第一,怎么定义自己的价值?
答案是,找到自己所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怎么定义一个准确的问题?
答案是,把问题收窄,变成麻烦。
换句话说,找工作的本质,就是找到那个,能被你解决的麻烦。
2023-08-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