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异地工作的回忆
前两天省公司同事来德州督导工作,晚上吃饭的时候,聊起了房价的话题,然后又扯到在济南租房的事。同事说起来他自己700块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六人合住的房子,他的住处是原来厨房改造好,只能放一张床,然后就很小的空间了。
公司有一同事,一直在当地工作,从未有过异地工作的经历,听说了以后感到很是诧异,觉得好不可理解。
突然想起自己多年来,曾经走过的地方,于是写一下,做个人生特定事件的回忆小结。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6726/dc820355c1d755c8.png)
1.中学阶段
自己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住校,那个时候在镇上的中学读书,一周回家一次,返校时要带回一周的干粮和咸菜,而住的宿舍就是大板床大通铺。大平房大通房,南北两侧用砖垒起的床腿,上面搁上木板,铺上被窝,就是住宿的地方,一排十多人,挤在一起。那时候年龄小,也不知道什么是苦,调皮起来在整个铺上跳来跳去的,当引起其它铺主的不满时,难免会起一些纠纷争执。
初中生活,就这样过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6726/743aff44c348e7a8.png)
到了高中时,住宿条件就好多了,基本与大学相仿,八个人一间,上下两层。随着年龄的增加,也知道农村孩子的出路,就要通过考学一条道,所以宿舍基本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每天早起晚归,把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面,至于住的咋样,也没有啥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6726/a29c2fd4fc8af6a4.png)
求学阶段就这样过去了,集体住宿的时代。
2.工作阶段
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慢慢独立面对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为生计奔波,睡过各式各样的床,人生一直在路上......
2002年在广东花都一家化工厂做技术员,租住在厂子旁边一个农家二层楼的一个房间,为了方便外出打工者的居住,房东将公众洗浴、卫生间都整理的很干净,价格也不贵。
当时,每天夜里,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时,难免会问自己,有好好的家为什么出来受这罪?人生就是这样,有的人就是漂泊的命。
到了2005年,进入保险公司之后,收入增加了,在异地工作的时候,就可以租整套的房子了,有时候和同事起合租,有时是自己单租,但是总得来说,那就是住的地方,夜求一宿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6726/6feb0ab877ea81f4.png)
在2007年,我和老师一起在烟台招远工作,7月份他回归济南,要去照顾孩子学习。临走时,对我说,“小魏呀,咱们其实和民工没啥区别,顶多算个有文化的盲流吧。以后我再也不想过样的日子了,以后再也不拎着大包小包的挤车,逢年过节的回家等车赶车了。”
于是,行李一扔,回到济南。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有时候人从社会底层往上一点点爬,有些苦必须要吃,但不能一辈子吃。
听了同事的感慨,自己的心中很多同感,从稳定的农耕生活向流动的商业生活或工业生活转换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抛却原有生活的烙印,重新上路,有时不得己在异地努力,最终的目的,为的不是家中那张安稳宁静的床吗?
很喜欢近期读的《岛上书店》里的一句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86726/e4926187ba6271e7.png)
所以,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