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国际学校的人,对于就读这些学校的学生似乎都或多或少有着一些揣测和刻板印象:
国际学校的学生家里都超级有钱,是富二代
国际学校的学生都是考不上公立学校才被家长送去读这个学校的
国际学校的学生平日里都很轻松,就等着去国外镀金
······
甚至有些决定送孩子去读国际学校的家长也担心孩子进了学校会不会不再好好学习,变得爱攀比?
究竟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学生?也许看完以下这几位国际学校的自述,你会得到一个自己的答案。
[if !vml]
[endif]
“我从一个破坏者变成了建设者”
|徐同学——已毕业,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
我在平和读了12年书,从1年级开始就在国际学校的环境下长大。说实在话,因为在读书上比较有天赋,所以没怎么特别费心过学业,害怕过老师。
小的时候,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破坏者”,上课的时候特别喜欢挑老师的毛病,搞得老师很尴尬,没少给老师们添麻烦,那时候只想着显示自己的厉害,觉得老师们也不够如此。
但是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渐渐从一个“破坏者”变成了一个“建设者”:因为我明白了老师们让着你是因为你是学生,他们都希望你更好,其实你的实力远远还不够。
[if !vml]
[endif]
有一次校长找我聊天,希望我谈谈对老师们的看法,他认为我看人比较犀利,会提出许多负面看法。但是想起每一位老师,我脑中浮现出的都是他们的优点,想起他们对我的帮助。即使是一位缺乏经验的年轻老师也特别好,常常在学校待到很晚,问同学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帮我们个别解答。
为了回报这些老师和这所学校,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创设了一个学生的自媒体平台PHer。因为要代表学生立场,不想请老师审核,于是不找指导老师,不在高中部注册社团,也就不能计算学分。但我们义无反顾地去做了——代表学生立场,对学校提出一些批评与建议,共同建设更好的校园。
十几年的国际学校生涯,感谢所有老师的宽容,让对抗变成了合作。
“这次转学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
|Jenny——9年级,就读于德威英国国际学校|
我之前在一所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私立学校读书——每天重复千篇一律的生活:起床、上学、放学、做作业然后睡觉。而老师给我们的“定义”就是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然后就能有好的未来。那两张卷子好像就是最后的审判了。那时上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其痛苦的事。
你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切都是别人帮你安排好的,只要照做就成。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if !vml]
[endif]
后来我转入了德威英国国际学校。这个全新的环境让我耳目一新。
它很注重你的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这些分数占总成绩50%,所以你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它有着丰富的课余活动,比如游泳池、体育场、网球场。你可以参加校队,到各个学校去比赛,为学校赢得荣誉。
老师不会给你整本整本的练习册,而是让你做PPT或在全年级演讲,培养你的表达能力,让你今后敢于面对别人,不会胆怯。上课时老师不会有标准答案,他会让同学们讨论,然后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
我现在的同学都很友好,他们有着不同的思想和对未来的憧憬,这让我觉得人生不只是靠两张卷子来评估的。在这个学校,老师会更注重学生对世界的价值观和道德人品。
[if !vml]
[endif]
当然我不是否认中式教育,体制内学生的数学当真是无敌的。老师也会督促你学习,不用让家长太费心。虽然国际学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任何一个学习环境都有相似的要求,这就是自觉。这里的老师可不会围着你屁股后面转,一切都要靠你自己。
经历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我现在觉得西方的教育方式更适合我。毕竟在这里我可以充分展现自己。
人生存在着不少改变,而真正改变我人生的应该就是这次转学吧。
“谁说国际学校只是吃喝玩乐的天堂?”
|Cherie——10年级,就读于德威英国国际学校|
我认为,如果把国内学校比喻为一杯白开水,那么国际学校即是在白水里加了一包茶叶和蜂蜜。
有些人说,国际学生整天就是在玩,一天到晚学不到什么,这种说法是绝对错误的。我有一个在体制内学校念书的朋友说,他们初二平时的作业量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但是一到期末考试,七、八个小时的作业量都有。但是在国际学校,中学生的作业量一般在每天二到四个小时左右,每一天的作业都十分平均。但到期末考试阶段老师并不会增加作业量,因为国际学校对考试的理念是检验你平时的学习情况,其实是应该不需要复习的,因为那些知识都是要求你平时就要掌握的。
[if !vml]
[endif]
在国际学校,作业的难度要比普通的抄写难度大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作业便是做PPT,你要运用在课堂学到的知识与你自己的研究与看法来制作一个幻灯片。譬如在一次生物解剖课上,我突然对人的心脏十分感兴趣,并回到家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使用互联网来索取信息,令我对生物的学习倍感兴趣。
真正读了国际学校就会知道,这里绝对不是吃喝玩乐的天堂,对于学术的追求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感谢学校,没有让我毁掉”
|王同学——就读于包玉刚实验学校|
六年级的时候我转入了包校,开学两周,我入侵了我们学校的内部网络,一方面想看看学校的安全系统怎么样,一方面想检查一下自己的实力。
结果没让自己失望,我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
可是当老师找到我对质这件事的时候,我开始慌了,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想到在以前学校老师一言不合就叫家长的情形,再加上因为之前晚上打游戏已经被爸妈没收电脑,感觉脑子里很懵,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
但是校信息主任请我的家长到学校之后居然说,孩子的信息技术能力已经达到高中的水平,六年级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建议家长可以在外面找更好的机构进行培训,并且推荐了一些学习网站。
[if !vml]
[endif]
之后在学校的帮助下,我和其他同学一起发明的导盲手机,获得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还作为中国科协英才计划的一员参加各种国际计算机论坛。现在复旦大学计算机和软件学院的院长成为了我的导师。
学校没有因这次“错误”就抹杀我的求知探索欲,而是帮助和引导我将这种天赋用到正途上,感谢学校没有让我毁掉。
“多接触,才能更了解!”
看了上述的4个国际学校学生的自述,您是否有了自己的答案呢?
播播在这里也不做任何评判,因为无论是什么事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自己多接触,多感受,才会更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