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儒林外史》观后感

《儒林外史》观后感

作者: 立雪寒梅1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09:44 被阅读200次

在谈及观后感之前,先普及一下吴敬梓的生平。大家想必都知道书的作者吴敬梓,是清代杰出的小说家,可未必能知道这位文采飞逸的大作家,出身于“一门两鼎甲,三代六进士”的官宦进士之家。也未必知道他自父亲病故,家道败落,偌大家产被族人瓜分,本就分得不多的家财又因性格豪爽,慷慨济贫又不善于理财,最后落得个穷困潦倒之命。

吴敬梓能把官场人物刻画得入门三分,官高一级者的风扬跋扈、目中无人,官低一级者的卑躬屈膝、奴颜婢膝,与他亲身经历的自家身份巨变中的所见所闻是分不开的。官场中的左右逢源、相互间倾轧,风向标就是官级。官大一级,昔日一个泥脚汉也会被奉为上尊,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府老爷、父母官们排着队去奉承。而一旦职位被革,则门庭可罗雀。真真一个“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吴敬梓用白描的手法不留痕迹、不带任何个人情绪的进行描写,给观者带来的却是一个震撼、现实、冷酷的社会情状。

本书涉及广泛的阶层,从各级高官到贫民阶层甚至下九流的和尚、妓女、屠夫、戏子等不同职业,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都通过语言、动作、事件表现得栩栩如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经典桥段“范进中举”里的范进的屠夫丈人。范进是个考了多年不中举,被屠夫丈人看不上的穷酸秀才。因遇到贵人提携而一举高中,却因欢喜过度,疯掉了。村子有人出主意,让一向骂女婿不解恨的屠夫丈人打他几巴掌打醒他,可丈人坚决不肯,女婿如今贵为举人,他不敢。就连女婿中举大摆筵席他都小心翼翼不敢上桌。一个趋炎附势的势利小人的形象全方位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范进中举的故事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性、趣味性都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其他大部分章节在此方面就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安排都清淡的如笔记体小说,只是叙述,情节没有太多的波动,基本围绕一群文人彼此间的拜会、饮酒、作乐、品赏风景,当然期间无不穿插着人物与官场的互动,展示着作者要彰显的本书主题,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官场的腐败堕落。

通过此书,我们会大体了解到明朝各阶级的一个生活状态,包括交通、地理、人文风貌,他们对文人的追崇等。书中的人物大部分都秉承人自私的、趋利避害的本性为人处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下又何不是如此)。给人能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的是淡泊名利、给官不做的杜慎卿和为人豪爽、不吝资助贫苦的杜少卿兄弟(貌似此人身上有吴敬梓的影子)。他们对待名列、官场那份洒脱的态度在当时显得那么不入流,可他们却是他们中唯一不为名列所累,活得潇洒之人。

杜慎卿才气纵横,但不参加科举。他喜广结文人豪士,因爱才惜才而声名远播。后得到一官员赏识并推举他去做官,他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装病推辞。

杜少卿为人豪爽,被不少熟悉他的,不厚道的“朋友”以各种理由借钱,管家更是把这位对钱财没概念的主子当摇钱树。在主子千金散尽又变卖了祖产、大宅子、值钱的物品时,他也随之人间蒸发。然,患难之时见真情,杜少卿终因昔日接受过他资助的好友不时地帮助,虽然生活拮据可也活得自在。

小说人物众多,基本两三个章节就出现几个新人物。吴敬梓处理这些人物出场的技巧就是像用连环套一样一个套着一个,即让上一个人物扯出下一个人物,或是一件事扯出下面出场的人,最终给所有人物做一个总结,为故事打造出一个完美的闭环。

小说属于叙事性的小说,读起来会有些乏味,可总在某些地方会出现一些小细节,如那皑皑白雪中的一点猩红让人眼前一亮,个中滋味个人体味。

总之这部小说就是一部官场大观、一部人像百态的集合,说尽人生酸甜苦辣,感悟人生世事无常。智慧的人会在这个由不得自己的江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大部分人都会淹没在这个江湖之中。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人终其一生只为演好自己,有人则不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管如何,开心就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林外史》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ye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