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就该考第一”文中的小璇从一年级开始就当班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读书很努力,也乐于助人,是个好孩子。进入四年级后,有几次考试没得第一,心情就差得不得了,每天给自己过不去,跟自己较劲拼命地看书做练习,这应该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好胜心特强的孩子。
她的观念中就认为当班长就得考第一,考不了第一,做班长就没有威信。
老师是这样引导她改变固有的观念的:你认为怎样才算一个好班长?为什么首先读书要好?考第二名就不算读书好吗?你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然后结合做游戏时的感悟,用实际例子证实历史伟人也不一定都考第一。
接着老师又用神经语言程序学辅导技术中的“定框法”对她进行了心理辅导。“最近困扰你的事是什么?出问题的是你考第一的观念?问题的原因是我以为只有考第一才是好学生。这个问题困扰着我已经一个学期了,因为这个困扰耽误了我好多想做的事都没有做,问题的根源在于我自己,而这个问题也给我造成了痛苦,我的愿望是读书的时候心不要太累,通过老师的疏导,我已经完全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走出了心理困惑”这个孩子确实是很优秀的,通过几次谈话就能纠正自己不合理的观念。
“大人的苦恼大同小异,小孩的苦恼千奇百怪”我们不能因为小孩的苦恼太怪,而认为他们幼稚可笑。想一想我们班上的好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注有多少呢?学习好的乖巧的孩子就没有困惑了吗?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我们无私的大爱陪伴着每一个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