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

作者: 大麦茶的味道 | 来源:发表于2024-03-02 12:44 被阅读0次

读三毛《万水千山走遍·秘鲁纪行二》

这一篇叫做夜戏。

我一直都喜欢三毛的文字,除了早期的《雨季不再来》,因为读起来感觉比较忧郁。

越来越欣赏她的善良,不管自己有没有那么大承受能力,总想用赤子之心去帮助别人。

如果她没有那么好心,也就可以避免了很多麻烦,但同时也会失去很多难忘的经历。

夜戏也是缘于她的纯真的善良,又给自己的生活额外加了一出戏。

这一篇有两个地方比较触动我。一是三毛的个性魅力,另一个是那个民间吹笛人的生存状态。

三毛坐在广场附近的教堂门前避雨,目睹了这个吹笛人一个一个去向游客兜售演出票的全过程。三毛先是因为好奇,所以目光一直追逐着他,同时猜想着他在干嘛。又因为吹笛人谦恭温和的态度,三毛就对他有了好感,所以每次看到人们冲着这个男人摇头摆手的拒绝他,三毛的心就跟着一跳一跳的。

其实不单单对这个矮矮胖胖的印第安男人有好感,对于安第斯高原上的人们,三毛的印象都很好。认为他们在待人处事上面总带着一份说不出的谦卑和气,包括刚刚离开的厄瓜多尔。

所以对于厄瓜多尔和秘鲁这两个国家,三毛也是愿意多费笔墨的,总共写了六篇游记,这与她对这里的人有着良好的印象是有关系的。

直到这个男人来到她身旁,她才知道原来是在售卖民族音乐舞蹈团的演出票。

几句话之后,三毛不忍让他继续在雨中淋着,马上跟他买起票来,约好了晚上去看演出。买了票回到酒店,她的高原病又犯了,她也可以选择晚上不过去,却抱着不能“失信于人”的观念,宁肯自己遭罪也不想对人食言。

夜晚的山城气温骤降,走在冰雨中,趟着快要齐膝的泥浆,三毛和助理米夏找到了剧场。

再说这个吹笛人,他自始至终就只卖出了三毛买下的这三张票。他在雨中一次次的询问路人,一次次的被拒绝,再一次次的去询问,总想多卖出几张票去,可是没有人买账。从早上忙到晚上七点,只有三毛出于内心的善良买下了几张票,票价总共9块美金,而他们团里有十七个人,这微薄的收入不知与他们的付出形成怎样的比例,又该如何靠着这点钱生存下去?三毛在古斯各旅馆里一天的房费是40块美金,可想而知,那9块美金对于这十七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演出快要结束的时候,后座来了一个在剧场附近住的女人,三毛从她那里得知:这个印第安男人一生只想吹笛子给人听,知道没有人肯听他独奏,又组建了一个舞蹈团。为了心中的理想,家里的田产全卖了,太太和小孩都快饿死了,他还在强撑。

这个男人的故事让我想起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本来有着可靠的职业和稳定的社会地位,但他放弃事业,抛弃家庭,去追求他画画的理想。

无论是这个印第安男人,还是思特里克兰德,在追求心中理想的同时,他们的生存状态令人感叹。

简直都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有天赋有才华,但就是无人赏识,所以他们也挣不到什么钱。只是因为对音乐和绘画的热爱,如果不听从自己的内心,他们就不能生活。

当演出开始时,台下只有两个观众,整场演出也就只有这两个观众。

在寒冷的雨中奔波了一天,一场演出只有两个观众,每个演员全都投入、卖力地演绎着,带着对艺术的虔诚。

那么明天呢?后天呢?如果这山城的大雨没完没了的一直下着,如果这寒冷的夜晚没有尽头,这些追求梦想的人又将何去何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fh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