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作者: Bonavita | 来源:发表于2016-10-05 20:55 被阅读0次

你妈觉得你冷,所以你必须再穿一件厚外套,虽然你背上已经被汗浸湿。

“妈,我真的不冷。”

“胡说!快穿上!不然会感冒的!”

有趣的是,换做你妈的朋友,如果大冷天只穿一件单衣,你妈大概只会在惊呼“你怎么穿这么少”之后,得出“你身体真好”的结论。你妈当然不会强迫她的朋友再加一件外套。别人身体好是有用的,你身体好是没用的。

夹菜是另一个例子。

“妈,我现在减肥,只吃素,你不要再给我夹肉了。”

“乱说什么,不吃肉怎么行?这么大人了怎么还挑食?瞎减什么肥?我看你就是太瘦了!再添一碗饭,把鸡汤喝了。多吃点!”

换做你妈的朋友,以吃素养生为由拒绝夹过来的肉和舀过来的鸡汤,你妈大概会内心呵呵,却也不再继续劝说。别人想吃素减肥是OK的,你想吃素减肥是不OK的。

人们常说自己在父母眼中永远是孩子,这句话的含义,不仅包括父母对子女始终如一的关心,也包括这种总认为子女无法为自己的事情做决策的思维方式。小至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菜,大到找什么工作娶什么媳妇,事事都要管,而且是以父母自己的意志来强行干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这种矛盾,不仅在当代中国极为普遍,即使是在国民受到良好教育、尊重个人意志的西方社会,也很常见。

这篇文章,将从父母-子女关系中的特殊认知和行为模型出发,探讨这种矛盾出现的一种可能的原因,从而提出能有效缓解这种矛盾的方法。


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属于利他行为——在自身没有明显利益回报,甚至在自身利益有损失的情况下,做出对他人有好处的事情。利他行为有两个相辅相成的目的:自我满足,以及为他人带去好处。

无偿帮助他人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促使人们更加愿意与他人互助、合作,从而催生出和谐的人类社群。回想一下捐款、献血、帮助朋友渡过难关等经历中,自己内心的充实感受,就能有所体会。作为父母,只要看到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就会觉得自己牺牲的睡眠、时间和消费都变得微不足道。这种牺牲和奉献,本身就会化为幸福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利他行为的结果能否真正帮到他人,则需要单独考察。否则,就会出现助人者自己内心爽了,被帮助者却觉得更麻烦了的情况。为了避免“好心办坏事”,在正常的社交中,人们在实施利他行为后,会非常注重对方的反馈:如果对方的反馈是正面的,就说明利他行为受到欢迎,未来可以继续;如果对方的反馈是负面的,就说明利他行为没有受到欢迎,未来的行为就要加以调整。对方满意,是助人者获得内心满足感的必要条件。

以“你妈觉得你冷”为例,“怕你会冷,所以希望你多穿一点”是本能的关怀行为。在正常的社交中,如果这种利他性的关怀得到了对方的负面反馈——“我完全不觉得冷,所以不需要加衣服,加了衣服反而会觉得热”——助人者就会认识到“加衣服”会给对方带去不便,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人们默认,什么对自己有利,本人最有资格评定。

可见,在正常的社交中,完整的利他行为模型是:“尝试实施利他行为→获得对方的反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调整→从成功的利他行为中获得满足感”。但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子女的负面反馈却对父母的行为没有影响。笔者猜测,原因在于婴幼儿没有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如果一切决策都让婴幼儿自己来做,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他们不知道火和电的危险,不知道从高处摔下来的后果,不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吃,不知道有些疼痛必须忍受(比如打针)。在这些比较极端的例子里,婴幼儿的负面反馈(哭闹和不满)通常是错误的,需要父母无视其反抗,强制执行父母认为正确的行为,以保护其生命。由于父母默认孩子无力辨认什么行为对自己有利,父母的认知中就没有“通过孩子的反馈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调整”的环节只要是父母认为好的意志,就是自动对孩子有利的,也是能立刻成就父母满足感的。照顾孩子成长的漫长时间里,由于反复无视受助者的负面反馈,父母形成了异于正常社交情形的特殊行为模型:“想象利他行为→自我评价该行为对孩子有利→获得满足感→强制实施利他行为”。

等到孩子长大一些,父母-子女的特殊互动模式会延续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为了饮食均衡强迫挑食的孩子吃不喜欢的食物,或者控制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以强迫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去学校。此时,即使孩子有时候能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需求,由于特殊认知模型继续起作用,父母也会以“我是为你好”为由进行反对,而完全无视孩子已逐渐有能力辨认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父母的这种认知和行为模型如果不进行调整,就会继续延伸到子女成年,体现在行为上就是试图干涉子女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理智上认识到子女已经成年,完全有能力为自己做决策,潜意识中,这种认知模型仍然在起作用。“你妈觉得你冷”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所以,与其指责父母强加其意志给子女、试图控制子女的人生,不如让父母认识到自己受这种特殊认知和行为模型的影响。对于子女已经成年的父母来讲,要调整这种心态,一种可行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想象成自己认识的其他成年人。想象自己像对待亲密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子女,能协助自己将面对子女的利他行为调整为正常的、有反馈的模型。

作为对父母的强行干涉深有体会、而自己又已为人父母的我们,认识到这种特殊认知和行为模型的存在,对我们的行为调节也大有裨益。只要没有致命后果,就应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做ta年龄段中力所能及的决策。即使偶尔有一些负面结果,对孩子来讲也是很好的成长经历,唯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学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随着年龄的增长,让孩子自主决策的事情应该逐渐放开、越来越多。另一种有益的认知调节练习是:在强迫孩子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时,提醒自己,孩子的负面反馈虽然在此时此刻被反驳掉,但不代表其负面反馈不重要。每一次强加自己的意志前,认真考虑和权衡孩子的负面反馈,反思自己是否只是从“想象中对孩子有利”的行为中获取了满足感。认真关注孩子的反馈,能让我们更好地对其表达关心和善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gs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