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原本以为已经老去的无聊透顶的世界,神奇地逆转时光,慢慢变小了。这个突然到来的瞬间,让我意识到,那些让我曾经痛彻心扉的经验和绝望,原来都言之过早。在能量守恒的宇宙里,失去的时候,要相信未来还会拥有,拥有的时候,要记住随时会失去,且珍惜。
父母从来不能阻断孩子的梦想,他真正要做的事情你从来遏制不住,你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把你一生当中最灰色最阴暗的那些懦弱的成份,像瘟疫一样传染给了你的孩子,使他在人生选择的关头,不会迈出勇敢的一步。 ——选自罗振宇《这一代的怕与爱》演讲
快乐逆转,一些本来不愉快的事情,经过反复的体验就会变成一种享受。
社会过敏原就是一些小事,一开始不会引起什么反应,但随着次数积累会导致情绪的集中爆发。
偶尔的争论比回避对方而慢慢变得麻木要好得多。
人生没有正确的选择,只有无悔的选择。挫折或许有,唯有放弃的行为,才算是失败。
大概受千年孔孟老庄之道影响,我们讲求的是中庸,是无为而治,是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似乎过于努力欲望过于强烈是一件丢脸而非荣耀的事。
14天改变计划
在我的产品之前,消费者的选择是什么,他存
在不满吗? 当消费者产生了不满,他/她愿意
为这样的不满做出改变吗? 当消费者打算为这
样的不满做出改变时,你是他的首选方案吗?
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时,是否面临巨大的风险? 当消费者真的选择你的产品时,你是否做到了 扬长避短?
总在以一件对方根本不想做的事情为动机,企图
说服对方使用产品? 因为我们总是想把一件产
品描述清楚—
找到合适的需求,寻找合适的模板。存在什么样的消费者。
低价需求,小米性价比手机,口碑营销,一年两款手机。唯品会,白领低价品牌特卖。主打低价需求,必须是“消费者本身很想完成某个任务,但因价格阻碍,很难完成。
过程体验,顾客遇到过什么糟糕的体验,想要改善,你的产品,或服务如何改进。
新颖,你可以这样思考:我的消费者,过去在做某事时,是否存在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案,从而让过去的效果受到了限制?我的服务,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新选择吗?
便携性需求的本质就是:降低消费者的非货币成本(相比较低价是降低价格成本)
如果市场上有这样的消费者,他们渴望亲自完成某一目标,但完成这个目标却非常麻烦,常常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精力,这时就渴望有省麻烦、更便捷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便携性需求。
一般来说,主打“便携”需求,常用的广告策略是:“用了XX,不用到处找”、“用了XXX,在家就能做”等,突出消费者过去解决某个问题的麻烦。
想主打可达性需求,前提是市场上必须存在这样的信号:一些消费者渴望完成某一目标,而始终没有实现目标的手段。。如果你的目标消费者过去一直渴望达成某个目标、成为某种人,而始终没有途径做到,他们就希望存在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差异化,定制。如果你的目标人群各自需求有所差异时,他们会希望你的产品能够有专属于他们的功能或体验
性能好。如果消费者一直想要完成某个任务,而现有产品的性能无法帮助他们完成任务时,就会想要性能更加先进的新产品
如果消费者很喜欢某类产品,但是这类产品却比消费者的其他选择更低端,阻碍了消费者购买,他们就希望有人能打破低端的常规,让这个产品变得更高端
你可以这样思考:使用过去的方式,有什么地方显得很low,配不上现在的目标消费者
主打“降低风险”需求的产品,经常用的广告策略是:提示你存在某种风险(比如打不到车),或者提供信任状并作出保证(假一赔三)。
理想自我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而且被大多数公司忽视的需求——有很多消费者,一直没有意识到做某件事的重要性,而你提示了他们,告诉他们这件事很重要(相当于给他们塑造了某种理想中的自我),他们就更加容易会做这件事,从而消费你的产品。
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一书中,他阐述说: 一些在大陆普遍存在,在香 港与台湾也仍然可以见到的 现象——随地吐痰、吐口水 、拧鼻涕、当众挖鼻屎、搓 身上的老泥、在人群中放屁 、吃饭时将骨头吐在桌上( 在公众食堂则吐在地上)、 将公众场所当作随便可以丢 垃圾以及倒污水的地方、不守时间、不守规则、没有排 队的习惯、对身体的动作失去控制(随 处撞人、抖脚),等等—— 都是在孩提阶段没有训练好 的结果。
有缘皆孽,有爱皆劫。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实际上和愚昧同一意义,而且这种愚昧,是野蛮人和暴徒的愚昧:因为他们对自己与别人认识不清,由别人而无视自己,由无视自己而后悔不已。
人性的缺陷,当我们无法确定一种东西,我们就不会感觉到安全。
我们每个人拥有90%的积极情绪因子,而只有10%的消极情绪因子。然而,这10%的消极情绪产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90%的积极情绪。也就是说,消极的心理容易遮住所有的快乐,在消极心理的作用下,原本快乐的心情会全部消失。
很多人由于缺乏必要的认知,缺少一个能够正视一切的强大的心脏。你心理弱小的主要原因,是你内心深处的恐惧感。恐惧大都因为无知与不确定感而产生。
当人们以要求―退缩模式来交流时,他们一般较少采取积极的交流形式,从而导致更具破坏性,更严重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