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30分,妈妈有课,而玩了一个中午的女儿,此刻却睡的正香。
对于“陪女儿”睡觉这个问题,我曾经给妈妈几次摆明我的观点。我希望她能够让女儿明白,并且有意识的减少“陪女儿”睡觉的次数,让女儿慢慢养成自己睡觉的习惯。
很遗憾,妈妈却一直“做不到”,也许因为疏忽而忘记,也许她根本就不在意,或者,她也更加喜欢这种,爱的表达。
然而,后果,却总是我来背,因为,我躲不开。帮人擦屁股,可是最让人郁闷的事情。
妈妈试图“偷偷”走掉,她也知道,在女儿清醒的情况下,那将是一场“举步维艰”的战争。所以,偷偷走掉,成了她最喜欢的方式。后果?什么后果?她看不见的,从来就可以当做没有发生。
这次又是如此。3点5分,我进卧室喊她的时候,她正在收拾。此时,女儿醒了。她自己惶恐地喊着“妈妈”,生怕妈妈又再次“凭空消失”。是的,这就是“偷偷走掉”后的“真相”。
女儿要求妈妈“陪着睡觉”,妈妈赶紧再次凑了过去,抱紧女儿,盖好被子,嘴里说着,妈妈不走,没事,妈妈不是在这里吗。她轻轻拍打女儿,以让她再次很快进入梦乡。
然后,女儿又一次迷迷糊糊睡过去,妈妈终于长出一口气,蹑手蹑脚起身,一步一步挪到门口,开门走人。只要“走出了这个门”,她感觉自己就是“大获全胜”的“胜利者”!
往往几分钟后,就是我早已习惯了的戏码。女儿醒来,再次喊着妈妈。没有应答,声音愈加凄惨,然后带着哭腔。然后,起身下床,穿着睡衣,就要开门往外跑。接下来,我开始哄(hong3),想尽办法去劝说。
这时,女儿哭着给我说,她想妈妈,她想妈妈抱着睡觉,她想妈妈陪她一起睡觉,她还没有抱够妈妈,她还没有给妈妈说拜拜~~~布灵布灵,女儿的嘴巴,不停地说着,1煽情而悲伤。
接下来是至少20分钟的“战斗”,我低声轻语,不管事。她哭声大作,声声戚戚,停不下来。至少20分钟的煎熬,总让我深深体验着“失败感”,愤怒,无奈,以及百爪挠心。
为什么总是骗#小孩儿?就是为了“逃避”挫折?舍不得女儿哭泣?可为什么不仔细想想,这样做的后果?
一,孩子会失去信任感,她总害怕妈妈偷偷离开。因此,她会更加依恋,不愿放手。如此一来,孩子得不到成长,妈妈也得不到解脱,彼此相累,最终两伤。
二,自己决绝不了的事情,每次都要甩给别人,让别人替你擦屁股,担后果。那担后果的,总有一天会崩溃,失去对你,对孩子的耐心。
勇敢的和女儿沟通,她那么聪明,她会明白取舍。也一定会更加理解妈妈,从此事中,变得愈来愈独立,坚强。明白对某些“无法抗拒的事”,进行接受。同时,因为妈妈的“被迫退出”,她自然而然地,会更加接近爸爸和其它亲人。
妈妈,努力一下。我觉得,你会做得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