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学习阳明心学走进新的章节《徐爱录》第1-5节。这是《传习录》部分的第一篇文章,比较难学,但是也很精彩。
阳明先生在《传习录》里面对四书五经作了解读,如何在心上用功,以及达致良知的路径,可以说是属于“大餐”的部分。
徐爱是阳明先生最心爱的弟子,也是先生的妹夫,被称为“王门颜回”。虽然他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却为世人留下了如此珍贵的文字记载。徐爱去世的时候,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纪念他,叫做《祭徐曰仁文》,非常感人(徐曰仁即是徐爱)。他在祭文里说到:曰仁啊,你的声音还在我的耳边,你的面容还在我的面前,你的志向还留在我的心间......先生与弟子之间的这份知己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感概不已。
在引言部分,徐爱用了很长的一段文字来诉说对阳明先生的感受,这一段也让我们对先生生出诚敬之心。
如果没有这份诚敬之心,就会很难学得进去。
徐爱朝夕炙于先生门下,他说自己“十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自己十多年都没有窥其藩篱,而有的人仅仅只是见过先生一面,甚至没有听过他讲学,有的人只是道听途说先生的学说,就有了愤激之心......
这怎么能行呢?
所以徐爱要把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纪录展示给大家,纠正大家对阳明先生、对阳明心学的错误认识。
通过这一段,我们能感受到徐爱作为弟子,对阳明先生的崇敬之心。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也和徐爱一样,怀着诚敬之心,走进一代圣贤的内心世界,走进圣贤文化。
“亲民”,就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就是自然而然的良知发用,就像一个人的左手牵到右手一样,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亲”字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这个角度来讲,亲民不是民众的需要,而是作为圣贤本身的需要。唯有通过亲民,才可能找到自己与天地万物同在的那颗心。与民众和解,与世界和解,才可能找到自己那颗原本清澈的良知。
阳明先生的核心学说中讲到心即理——“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这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的根本所在,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
心即理,天理即良知。
“减得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如何做呢?无论是孝敬自己的父母,还是终于君主和国家,都要在自己的心上用功。如果不在自己内心去私欲,如何谈得上孝和忠?
孝心,心才是根本。我们不可能先有枝叶,才去种根!
根就是自己的良知,就是在心上用功,恢复自己的天理良知。
“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例如我们孝顺父母,只需要把父母和父母的事情随时放在心上。心上有了,孝就自然地流淌出来,表现在行动上,根本不需要到处去学习孝的方法甚至技巧。
这也是心学推崇的不是先反省事,而是先挖出事儿背后的起身动念!
所以,“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存天理,是复得良知的根本途径,也是获得内圣外王之道的路径。
如果你也喜欢阳明心学,我们一起来坚持学习,获得文字以外的力量——让此生更加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