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入冬话饺子

入冬话饺子

作者: 蓝天游云 | 来源:发表于2023-11-10 16:11 被阅读0次

    “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紧跟着农家秋收冬藏的脚步,北方的冬天,说来就来了,温度也许不会那么明显地骤降,但在历可查的显著标示就是立冬。

    立冬吃饺子是北方的传统习惯。据说饺的谐音为“交”,"交"即交替、交接,有起承转合的意味,立冬正位于秋天和冬天相接的时节,所以,要吃"交"子,好顺天应时,遵从时序。另外,还有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说法,不知源自民间哪位能人的臆测,说是古代人穷,温饱往往成问题,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的,没人好意思坐下来做点糙饭之外的吃食改善一下生活的平淡,后来就根据节日串编了一些俗语,为“嘴馋”找一些堂皇的理由,也算是自我犒劳——不枉心灵与身体一番辛苦。

    说真的,这种说法虽然有点歪(即荒谬),但是在旧时以农为主业的社会形态下,感觉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比如,秋收冬藏以后,农民就闲下来了,而从立冬起扑面而来的节日确实不少,立冬、腊八.冬至,接着是小年,大年,比如“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 , 比如“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再比如“ 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等 占了全年节日的绝大部分,而在北方这些节日又以饺子为重头戏。

    至于北方人逢年过节,为何以饺子为主角,我常常在想起因,我的猜测权且当一,是不是古代农户可以做美食的菜品匮乏,且经济不足,而做饺子则不用准备太多,只需有肉有萝卜,外加几棵葱和几片姜即可,或者几个鸡蛋一把韭菜或荠菜芹菜之类,放案板上叮叮咚咚一阵剁吧,然后用面皮一包,滚水里一煮就可以出锅了,既省事又省钱,且让口腹得到极大的满足,顺便又合了一些吉祥的寓意即美好团圆。

    至于其二,有据可查,与形状有关,更与形状背后一个圣人的善心善举有关。

    饺子的外型是滚圆的肚子两头起角,极像人的外耳轮廓,这不是突然被发现并匹配的偶然或巧合,而是它们原本就有着紧密的联系。

    饺子原名娇耳,源自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据说张仲景告老还乡途经白河边,看到许多无家可归的人衣着单薄生了冻疮,耳朵更是肿烂得惨不忍睹。心存悲悯的医圣哪能忍心不管,当即搭灶支锅,放入药材羊肉共炖,想分发给百姓为他们治疮御寒。但转念一想,这些人饥肠辘辘的,除了治病,还应该让他们吃上饭,于是,他和徒弟把羊肉药材捞出剁碎包入面皮,放进汤中煮熟,然后有汤有面有药有肉地分给大家,这样既治病又解饿,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百姓们吃了后浑身暖和、耳根发热。老百姓感念张仲景的善举,在纪念医圣的初衷中传承和改进,逐步将祛寒的娇耳演绎成了家喻户晓的一道美食,这就是如今馅儿料丰富的水饺。

    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悠久,自古至今,中国人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够强的,既可以谐音取意,比如鱼→余,蝠→福,棺→官,也可以望形取意,比如豆荚→多子多孙,比如竹子→步步升高,比如饺子→元宝;文人骚客对饺子的喜爱和情怀也是满满的,有诗为证:

    清代何耳: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最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

    现代,胡秉言: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

    莫道离别愁几许,一饺此中揽。来年早归喜几多,吃饺话团圆。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

    至此,饺子既是美食和美的意象,又是怀念医圣的载体,还包含着国人心中对吉祥圆满富裕的热爱与向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入冬话饺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oh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