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一开始是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后来是写故事,写小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可能是因为我奶奶从小带我时,就喜欢给我讲故事。以前的人口口相传的故事,或是她少年时候,走上约七公里到镇电影院看的电影内容。
有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等,也有黄毛女,江姐和小萝卜头等老电影内容。在奶奶的故事声里,我觉得故事好有趣,萌生一个想法,以后也要做一个讲故事的人。
我喜欢听故事,上学识字后变成看书,小学没有图书馆,我如饥似渴地翻遍书店里能免费让我看的书籍。
等到初中有一个小图书馆,更是借遍里面所有书籍。其实这个时期,可以叫做,好读书,却不求甚解。
我开始有想写一个故事的想法。从背景到人物到故事,有好几个,有的写几千字,就没有下文,有的只是某个片段,有的写几万字,已经完结。
如今找到那几个写满故事的笔记本,虽然幼稚,却颇具灵气。可惜,可惜。
我的梦想夭折在初二,花在琢磨故事的心思多,放在学习上的心思就少。老师发现我严重偏科,告诉我爸妈,听着爸妈的教诲,我只能收心刷题,以分数为最重要的事。
在各种似懂非懂的公式,以及淹没我的题海中,这个梦想消失,逐渐只剩下一个想法,考个好分数。
后来,看小说就是我逃避现实的方法。
人越长大越没有勇气,再也没有尝试写作的勇气。
但有些梦想,一旦生根发芽,就总有长成大树,自己控制不住的那天。就算一直告诉自己,我没有天赋,不如只看别人写的小说,但想写作的想法(表达欲)依旧时不时冒出来。
在尝试的这几年里,我走过很多弯路,感觉梦想遥不可及。放弃过,但又不甘心,看完小说或电视,又想写,可以说是很拧巴。
成年人的想法好复杂。写作的时候,我整个人仿佛分裂成两半,一个在写作,另一个在批判自己写得有多烂,直到删除的那一刻。
脑子里想法很多,觉得有趣的点子,自己写出来又平平无奇,没有可读性,吸引不住读者视线……可能我都不知道自己想写什么?
想当初,更烂更玛丽苏更没逻辑我都敢写出来,还敢给朋友看。如今却顾虑颇多,因为我看过太多网文,以及作者的评论区。那些尖酸刻薄的评论,有时把作者的心态骂崩,直接坑文。
后来又想,我也太悲观,说不定写出来连读者都没有,想那么多干嘛?写就完事。
既然放不下,那就努力吧。阅读如何讲好故事的书,自己去练习,去修改,直到能写出一个满意的故事,一个能触动自己的故事。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写在最后:有位大家说,写作其实就是在审视自己,我最怕什么?我最喜欢什么?我对什么感兴趣?这个情节能触动我吗……了解自己,其实就是写小说最好的基础。
写就完事!我才不管写得好不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