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崔永元又上热搜。有人说,冯小刚、范冰冰与崔永元是神仙打架,我们这些普通人只有看看热闹的份儿。可是,我更觉得,崔永元是个普通人,只是,在这个娱乐节目当道的社会,他是个带着黑色幽默却毫无娱乐精神可言的较真的普通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67205/6148b92e5dfdb5e6.jpg)
1996年,《实话实说》第一期开播,这个栏目成就了主持人崔永元。9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群体现象,明明每个周日不用上班上学,但却没有人睡懒觉,大早上七点半就起来看《实话实说》。那个时候有个数据,每周日8点前收看电视的观众中,超过50%的人在收看《实话实说》,这个数据曾一度达到过62%。如果说那个年代有偶像的话,那崔永元一定也在其中。当年的崔永元,以其独有的主持风格,让这个节目深入人心。
按照一般剧情的发展,明星主持人也会逐渐成为大神一般的存在,然而并没有。《实话实说》成功带来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多模仿节目带来的市场压力,崔永元逐渐感到焦虑,最终诊断为抑郁症。2002年,崔永元彻底离开节目,回家养病。他的心理医生说,放下责任感,这病就能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67205/e5bc50b1392f4dd4.jpg)
一个偶像变成了一个病人,会生病的自然不是神仙,不是神仙的病人自然也会迷茫。责任感真的能放下吗?“我的心理医生说你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或许,崔永元最喜欢干的就是记住责任感。2002年崔永元开始主持、主演《电影传奇》。艺术、信念和坚持,是《电影传奇》试图传达的最主要的三个概念,崔永元以纪录老电影和老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传递着他对电影的态度,似乎也在有意无意地回击着冯小刚《手机》对他的影响。同时,他逐渐从《电影传奇》转向口述历史采集人,最终,历时8年、耗资1.2亿完成了纪录片《我的抗战》。他觉得,“一个民族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感,再有钱,也是土老帽”。
2013年,崔永元与方舟子因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展开论战。那一年,也是崔永元彻底离开央视的一年。同年12月,崔永元自费50万,前往日本、美国调查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并制作纪录片力求研究真相,呼吁严防转基因滥种,保护公众的食品安全。然而,他的纪录片却被媒体评为2014年“十大科技谣言”之首。直到2018年初,农业部正式下文严查转基因。一场论战终抵不过时间,这时的人们才明白,原来崔永元的主张才是真科学。
2018年,冯导的《手机2》似乎再一次刺激到了崔永元。范冰冰阴阳合同的曝出,又是一场微博论战,最终8.83亿的罚款让人们再一次看到“贵圈”的混乱。
回看崔永元这一路走来,我不禁在想,是什么让这位斗士有了些许末路英雄的悲怆感?一场抑郁症,让他成为了长夜中唯一醒着的人,却让沉睡的人总是一时无法接受。仍记当年,中央台年会,崔永元请来了罗大佑,带着400条汉子齐声唱起《光影的故事》,情难自禁中潸然泪下。泪眼中,不仅仅是看着青春岁月的无情逝去,更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或许,生病的并不是他,而是我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67205/927be3748bc6c3d1.jpg)
再回头看看这世间。越来越多毫无营养的影视作品,迎合着消费的需求,麻痹着人们的神经,忘记的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越来越多所谓的专家,迎合着利益的需求,遮掩着人们的耳目,蒙蔽的是对真知的严谨探究;越来越多瞄着眼线打着粉底的偶像们,迎合着娱乐的需求,打磨着人们的志向,放下的是青年的血性和朝气;越来越多快节奏的选秀,迎合着市场的需求,制造着快成名的虚幻泡影,抛弃的是人们对成长的不懈坚持和努力奋斗……娱乐世间啊,这算不算是一种悲哀?
这个社会需要娱乐的调剂,可当调剂成为主流,凡事都用着一种娱乐的精神、调侃的意味去主张,这本身其实就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越来越多认真的人施展不开手脚,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独立的思考和认知,这本身就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堂吉柯德的长矛刺向风车的时候,刺碎了了人们的嘲笑。我们揭开社会之伤疤时,为的不仅是让为恶者不敢为,更是让人们警觉、让世间警醒。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其有独立而客观的思想主张。人之所以要有精神,是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有情怀坚持的人。
所以,少些娱乐精神可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67205/68c1eb142d88b82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