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只是一时兴起开的一个坑,纯属虚构,自娱自乐。人物到设定到世界观都毫无讲究,随意发挥,极为适合课间看着玩,比刷票圈微博好,
说不定还能学点知识。那么,字数从哪凑?
技术细节(也许吧)。
所以说这会是用另一种形式展现的教程吗?可能吧。
我尽量使它显得硬核一些,不过在序章部分应该没有了。。等到正式开始神仙打架的时候,再加入大量技术细节,这样就可以凑字数了(计划通)。
2060,浙江,杭州。
“传统算法也就那么多啦。。。”吉天羽关掉leetcode比赛页,合上笔记本盖,开始揉眼睛。
这是一个慵懒的早晨,高考完之后可以随意几点起床那种,以至于他连睡衣都没换,就在电脑上刷起了新闻。
然而他的生活与同龄人相比,似乎少了点什么,比如高考这个颇有中国特色的成人礼。吉天羽,新生代的ACM天才,常用ID为J-Feather,直接根据中文名翻译过来。中文名是他老爸取“吉光片羽”之意而来。他的智商也可以说是非常对得起他老爸的良苦用心。13岁时就已经在各种算法、信息学赛事上崭露头角,今年他18岁,凭借墙上挂不下的金牌数量被保送到北京智院。
智院,即”智能化高性能可信计算“学院,由清华大学牵头,北京高校圈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统计学院等联合打造的中国新一代拳头高等学院。在这个已经被算法和数据统治的时代,世界的运转宛如被一张庞大的人工神经网络支配,计算能力即是最宝贵的资源,硬件即是最强大的武器,算法模型即是最精美的艺术品。
起了一阵风,柔和的阳光被树枝的缝隙分割,投影到墙上,变成一个个聚类簇。
墙上有一张两个少年的合影。矮个子的是10岁的吉天羽,那时他甚至还不懂编程语言是什么。右边高出一个头的是他邻居家的孩子,毕业于智院的王巡方,常用ID为Fancy King,现任DCWC主席。两人同为少年英才,他一直是吉天羽的偶像师兄。
”现在我也是智院的人了,离巡方哥又近了一步吧。。。“他重新打开笔记本,下意识地刷起了新闻,发现首页头条已经被一个直播链接占据。
直播现场来自美国宾州,一名叫做Jason Smith的年轻人正在慷慨激昂地演讲。他来自宾大沃顿商学院统计学专业,是美国StarRaiser数据科学战队的STA,即”统计学家“,兼任StarRaiser队长。他正在发布自己战队的最新成绩,将DCWC的垃圾分类项目的比赛成绩提升了0.01,可以看得出来他此时感觉非常好,脸上全是唯我独尊的神气。
”DCWC。。。吗,没接触过的比赛呢。”
DCWC,即DataCrush WorldCup,一年一度的数据挖掘建模,算法设计与应用世界杯,属于每一个机器学习爱好者、数据科学家和算法工程师、架构师的巅峰盛宴。现任主席王巡方,则是这个赛场上罕见的独行侠,任何比赛永远solo,可能也跟这家伙很有钱有很大关系,即便是图像、视觉类比赛,也自掏腰包把模型放上云端训练,租最高的性能和最贵的GPU。不过这也不失为一种投资,毕竟跟奖金比起来这点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Jason Smith口若悬河,“传统对于垃圾的分类方法,人们常常习惯让机器从形状上去感知,然后进行多分类预测,并且在这里有很多的模型可以直接用。但是他们习惯性地忽略了一个特征,那就是垃圾的气味。但是垃圾的气味如何形成结构化数据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采用了另一种方式:通过让受试者描述自己闻到特定垃圾的感受,抽取出关键词,构建词袋进行训练。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确定这样是否能带来比较大的提升,但事实证明我们的尝试成功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冠军已经尘埃落定,因为比赛将会一直持续到九月底,排行榜持续滚动,鹿死谁手还很难说,毕竟在Data Science的领域,高手如林。
这个秋天就要去北方了,长江以北的地方,有暖气的地方,吉天羽没去过的地方。在智院,他将不再是天才,因为在那里,有的人更天赋异禀,有的人努力的程度甚至能弥补天赋的差距。
吉天羽,18岁,从今年开始,可能要经历一些不一样的事。
To Be Continue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