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笔者既非医学专业,亦非心理学相关专业,本文所涉及的所有内容,均是笔者为了解抑郁情绪、相关心理学知识而做的记录,不具备专业价值,仅对有抑郁情绪但未达到抑郁症的人员有部分参考意义。Ps:笔者是知乎重度用户,所引用的文章大都来自知乎。
抑郁症是什么样的
抑郁症完整症状请参考文末资料[1]。
以下是资料[1]的概括版:
情绪方面,低落、伤感、孤独、自卑、焦虑、敏感易怒等;
思维方面,大脑中充斥各种负面想法,会否定和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等,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自杀念头;
身体方面,失眠,易累,没有食欲或暴饮暴食,性欲下降,胸闷,出汗等;
人际方面,害怕社交,拒绝活动,对自己原本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等。
需要注意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资料[1]中所描述的症状,有抑郁情绪的人也同样会出现,这可能会对这类人造成误导。举例说明,一个应届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和升学的压力时,可能也会焦虑、伤感、失眠、失去食欲、拒绝沟通、否认自己等,但是当他熬过某个时间点,比如考研后或者找到工作后,上述症状就会自行消失。实际上,人在生活中遭受挫折时,出现抑郁情绪是很常见的,它和抑郁症的一个很大的区分点在于持续时间[6],抑郁症患者可能会持续低迷情绪长度数年,而抑郁情绪者则可能在一个月内就会度过“最黑暗”的阶段,往后症状逐渐减轻。举例说明,失恋的人可能会在前两三个月内陷入非常严重的抑郁情绪之中,经过合适的引导和帮助后,这些抑郁症状会呈波浪式逐步减轻,而完全走出可能要长达一年甚至更久。
资料[6]指出,虽然抑郁情绪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和同情,但是最终会让人感到厌倦和远离。
注:受个体差异影响,一个人是否为抑郁症,应当由医生进行详细诊断。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
这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我个人倾向于资料[6]的说法:过度思考是抑郁和焦虑的一大诱因。下面对原文内容进行简要陈述。
过度思考(overthinking)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思维反刍,指人们在经历了负面事件后,对消极情绪、事件的成因以及事件的后果反复回忆和思考,这类人常常做事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害怕出错,同时也会对一些可能根本不会出现的问题感到忧虑。
过度思考会引发焦虑,会过于关注当前的情绪而放大事件,将情绪渲染得过于悲惨。一般认为,在做事之前有充分的考虑,能使我们对做好某件事情有更大的把握,然而,过度思考会误导大脑,产生一种自己已经在做或者已经做过的错觉,其结果是更加拖延。
过度思考的人通常会对内归因,即遇到问题,总是下意识地反思,将负面事件归咎于自身问题,尤其是那些难以改变且不可控的事件上,比如不佳的外貌、困难的家庭条件等等,因而总是不由自主的陷入一种悲观绝望的境地。
资料[3]对过度思考做了更为详尽的解释:
过虑是指一个人很容易受到恐惧或担忧情绪的牵引,仔细而失控地研究那些负面想法或感受,又在过程中联想到其它负面事件,像是掉入了没有尽头的循环,翻来覆去地折磨自己,越陷越深。
具体而言,过度思考带来的问题如下:
1)对亲密关系抱有负面看法, 害怕被抛弃。
2)对人际间负面信号的过分捕捉和解读,对他人的评价过分看重。
3)对自我表现的过分担忧。
4)对不确定性难以容忍。这一点在【讨好型人格】中也有体现[9]。
5)对职责的过分履行。
抑郁症的生理成因
本节内容主要来自资料[4],此处仅作概括,详见原文,如有侵权请私信修改。原文非常有用,对抑郁症生理成因感兴趣的人可仔细阅读。
前面提到的抑郁情绪是暂时性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环境的改变而逐渐缓解,而抑郁症则很难自行消失,原因在于抑郁症的产生与大脑神经递质功能低下有关,属于生理性问题,因而需要借助药物治疗。而大脑神经递质功能低下,可能是由长期的抑郁情绪导致的内分泌异常造成,也有可能是受基因影响(此处出处不可考)。
与抑郁症相关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5-HT(5-羟色胺)、DA(多巴胺)、NE(去甲肾上腺素),这类神经递质在被释放后,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可参与调节情绪、睡眠、体温等生理功能,若水平异常,则可能会造成抑郁或躁狂。
5-羟色胺
最早在血清中被发现,故又称血清素,其功能是维持“情绪稳定”。
该激素过高会导致躁狂,过低可有多种表现:如焦虑、情绪敏感、思维反刍(负向对内归因),自罪或自责,无价值感等症状。
情绪敏感时,遇到悲伤的事情会过度忧郁,遇到担心的事情会过度焦虑,遇到害怕的事情就过度恐惧,显得“多愁善感”。
正常情况下,思维反刍时回忆起过往开心的瞬间,而5-羟色胺偏低时,思维反刍会让人反复回忆起过去的负面回忆,比如和同学的争吵、考试的失误、与恋人的分手、被上司的指责等。而他们回忆起这类事件时,通常会将责任怪在自己身上(即对内归因),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考虑不周,然后自我攻击,否定自己的价值,严重者则会产生绝望情绪,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甚至产生暴力和自杀倾向。
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就是通过提高5-羟色胺的水平起作用的。
黑巧克力中含有促进5-羟色胺分泌的物质,平时吃一块黑巧克力也有助于情绪稳定。
多巴胺
多巴胺与人的情欲、快感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
多巴胺在大脑不同部位的受体的结合异常,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但是此内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详见资料[4]。
多巴胺过低,心理表现为快感缺失、情感淡漠、心境恶劣,生理表现为心绪不良、拒绝社交、运动抑制,例如把自己锁在房间不想动。
多巴胺过低,会对许多事物提不起兴趣,过去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如今毫无感觉,比如以前会打一天游戏,现在打游戏也觉得没有意思;以前看搞笑视频会很开心,现在看着也没有笑的欲望。
多巴胺过低,还会意志消沉,拖延严重,明知道自己有安排有工作,但是就是躺在床上不想动,到了该吃饭的时候也不想吃。
多巴胺过高,表现为过度兴奋,语言滔滔不绝,容易兴奋,因此与成瘾机制有关。
吃东西能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因此,许多人在失恋、伤心时反而会暴饮暴食,这是因为多巴胺的分泌能缓解内心的悲伤,让人产生愉悦之情。
需要说明的是,多巴胺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唤起快乐的情绪体验,倘若一个人的神经递质受体受损,那么无论分泌多少多巴胺,可能也无法感到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抑郁的情况下,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也毫无兴趣。
多巴胺还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因此人在开心时会心跳加快。
咖啡中的咖啡因和茶叶中的茶碱,有助于缓解多巴胺不足导致的动机障碍。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同样有三种受体,分别是α1受体、α2受体和β受体。
α1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激活α1受体,可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与该受体结合不足,则导致精力不足、疲劳嗜睡。
α2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激活α2受体,可改善人的认知水平,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和精神运动性操作。记忆力和注意力用于工作和学习,而精神运动性操作需要脑力和体力相结合。正常情况下,应当是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反应迅速、注意力和记忆力保持较高水平。
与该受体结合不足,认知减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比如,遇到熟悉的朋友叫不出名字,想说的话说不出口,看书记不住内容,做活动时四肢不协调,做事笨手笨脚。
β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激活β受体,可抗抑郁。与该受体结合不足,会导致忧郁,产生抑郁情绪。
如果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低,就会表现为记忆力和注意力变差,精力不足、四肢无力,容易疲劳、嗜睡,忧郁自闭。
该激素与精神类疾病有关。
皮质醇
这是一种与抑郁症相关的激素,从肾上腺皮质中提取而出,属于糖皮质激素,长时间服用该激素的患者会导致发胖。该激素过高,表现为敏感、玻璃心,睡眠易早醒,抑郁情绪晨重夜轻。
该激素在不同时间段的分泌水平不同。通常在早晨6-8点达到高峰,在晚上10点后逐渐回落。而如果皮质醇分泌过高,则会在凌晨4-6点提取达到高峰,引起早醒,难以入睡,同时抑郁情绪最严重,伴有焦虑和多虑。晚上睡眠正常。
皮质醇过高,还会表现拒绝敏感性,即玻璃心、脸皮薄,对他人的评价、行为、言语、情绪过分敏感,容易感到焦虑和抑郁。
根据资料[15],皮质醇持续过高,会导致肌肉萎缩、皮肤、毛发损伤、骨质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中等强度以上的有氧运动以及抗阻运动都会引起皮质醇升高。
最后,针对上述内容,绘制了下面所示的脑图,以供参考之用。
与抑郁相关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图解.png如何摆脱负面情绪
这里要探讨的是如何摆脱【过去的事情】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首先引入两个我所知道的心理学效应:蔡格尼克效应[7]和白熊效应[8],来说明我们为什么会对过去的伤害难以释怀。
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效应是说,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但是如果工作被中途打断、事情不了了之,则会对其印象深刻。
《爱的博弈》指出,我们对未完成事项的记忆力,要比对已完成和终止的事件的记忆力强约两倍。
这个效应反映出的是我们对过去的遗憾的执念[7]。这个执念使得我们对某些经历耿耿于怀。因为自己非常看重却无法完成的事情,会给我们带来情绪上的不适感,一直怀揣着这种无法完成的隐痛是折磨人的。倘若一个人已经有能力完成一件过去心心念念的事情,却发现自己再无机会,那么这种遗憾甚至很有可能缠绕终生。正所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哪!
人们通常会采用补偿和发泄两种行为,来弥补自己过去的遗憾。这两种行为不是本文重点,有兴趣详见资料[7]。
白熊效应
白熊效应出自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的一项实验,他发现,如果要求受试者不要在脑海中想象一头白熊的形象,受试者反而会无意识地去想白熊。这个效应可以简单陈述为:一件自己越刻意想忘记的事,就越不可避免的会回想起来。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你提醒自己不去想对方,往往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曾经的场景[8]。
李健的《袖手旁观》有一句歌词:“多想不去想 夜夜偏又想 真叫人为难”,非常形象地陈述了白熊效应的作用。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哪。
解决之道
根据我的理解,想要摆脱抑郁症,应当从心理和生理上同步解决。
从心理上来说,首先需要找到负面情绪的来源:它可能来自过去的一段失败的经历,可能是对当下环境的不满,也可能是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和迷茫。倘若是来自过去的伤害,那么可以通过改变对过去的叙事方式来缓解;倘若抑郁和焦虑是来自于当下所处的环境,一个很好的方式是脱离这个环境,倘若不能脱离,那就应该主动思考和环境不合的症结所在,进行言语上的沟通和心态上的调整。
根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说法,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来扭转自己的心境和态度,问题只在于你是否有勇气走出[12]。
从生理上来说,可通过运动、饮食、休息等方式来缓解抑郁症状。对于抑郁症患者,还应当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是否需要摄入药物。
改变叙事方式
资料[2]指出,能够反映出你是什么样的人的故事,其实是你自己加工后的故事,比如,你是先觉得自己失败,所以才会从一个失败者的角度,到自己的记忆中搜索事例进行论证。这种“叙事风格”和“叙事角度”均是可以改变的。即便是你认为的绝对黑暗、负面的经历,你也可以通过改变叙事方式,来从中获得对自己有成长、有帮助的经验。
在对过去进行叙述时,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这些事物的负面影响:它在多大程度上破坏了你的生活、心情、社交,生理上造成了多大程度的伤害?
2)从这段经历中,你看到了对方的哪些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关系,都是有美好的部分的,现在要做的,就是稍微屏蔽下那些美好的记忆,仔细想下对方有哪些令你不愉快的部分或缺点。
3)这段经历中,你有那些做的不好的部分?反思时需要结合第2点进行:这段失败的经历中,并不是自己一人的错,也不全是对方的错,反思只是为了让自己从中吸取教训。
4)未来已经没有希望了吗?非也。即便过去有海誓山盟,都已随着关系的破裂随风而逝,一味的怀念只会让自己沉浸在过去的悲伤之中,于生活而言毫无帮助。要相信未来充满希望和新的可能性,唯有向前走,才能逐渐脱离过去的伤痛。
学会取悦自己
过去的我虽然表现得阳光积极,但是这些能量是从外部输入的,一旦这些能量被隔绝或被污染,自己就会陷入恐惧与焦虑之中。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应当有源源不断的向外迸发能量的动力,以自己为中心来感知世界,而不是将自己的情绪寄托在外界环境之中。
为做到这一点,我做了以下事情:
1)探索新的爱好和兴趣,包括钢琴、乒乓球和阅读。
2)坚持运动。运动能让自己分泌多巴胺,产生一定的快感,同时避免焦虑。
3)在胡思乱想之时,对自己的思维进行适当引导,避免自己陷入糟糕的回忆之中。
4)认识新的朋友,接触新的事物。认识新朋友,能让自己感受到不一样的人生,接触新的事物,能让自己有全新的体验,这些都能让自己短暂遗忘掉过去的经历。
5)让自己忙起来。这是我认为最有用的方式。不得不承认,在被抑郁和悲伤笼罩的时候,想让自己动起来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自己迈出第一步,将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上的时候,那些痛苦就会被抛诸脑后了。
6)作息规律,健康饮食。这是恢复自己身体的重要一步。心理上的伤害会因时间的积累而对身体造成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失眠、出汗、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让自己健康、规律地饮食,然后逐步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再结合适当的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身体条件。
结尾
我接触过几个在情感上遭受重大挫折的人,他们都无一例外的陷入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迷期,有的已经接近三年,他们的性格、兴趣、叙事方式、处事风格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可以说那段失败的经历对他们的人生影响是长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我认识的这些人,都是很好的、很善良的人,他们本应过上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因一段糟糕的恋情而永久的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我常常想,真的每一段经历都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吗?每个人都要经历挫折和失败才能成长吗?——后来我想,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而那段路并非一直有人陪伴前向,因此,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软弱的一面,也都有自己的痛苦和坚强,也许他们有比我更加悲惨的经历,可他们在经历了至暗时刻之后,仍然不遗余力地热爱这个世界,把伤疤藏在了身后,把乐观、开朗、阳光的一面留给了我们。而这,才是生存的意义所在。
无论生活多么糟糕,都不应阻止我们热爱生活的决心。更何况,生活根本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参考文章
[1]抑郁症的症状都有哪些? - 蓝紫的回答 - 知乎
[2]怎样摆脱过去做错的事带来的痛苦? - KnowYourself的回答 - 知乎
[3]怎么才能停止自己脑子里的胡思乱想?
[4]怎么识别一个人是不是有抑郁症以及抑郁的程度
[5]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存在主义心理学
[7]蔡格尼克效应
[8]白熊效应
[9]迎合型/讨好型人格
[10]边缘性人格障碍
[11]人格障碍的10种模样:偏执型、分裂型、边缘型、反社会型,以及其他 - 一隻鹿的文章 - 知乎
[12]被讨厌的勇气
[13]性格心理学
[14]TED:这可能是你抑郁和焦虑的原因
[15]运动对皮质醇有影响吗? - 仰望尾迹云的回答 - 知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