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昌大学
新闻‖2017年精准扶贫与创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顺

新闻‖2017年精准扶贫与创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顺

作者: 萍迹五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2-11 17:32 被阅读145次

          11月18日至19日,2017年精准扶贫与创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研讨会由中科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南昌大学联合举办,旨在充分发挥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团队和专家学者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团队自身能力建设、支撑国家精准扶贫考核、促进扶贫理论创新,更好地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实施。


    开幕式

          18日9时,研讨会开幕式在南昌大学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南昌大学副校长朱小理主持,南昌大学党委书记胡永新教授、江西省扶贫办副主任涂俊伟同志及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研究员分别致辞。来自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总体组、24个评估团队、专家学者和基层扶贫工作干部等近300人参加,共同致力于我国精准扶贫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究与讨论。

    开幕式

          会上,胡永新书记代表南昌大学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这是一场以“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盛会,对促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实现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他指出公共管理学院和江西扶贫发展研究院在精准扶贫评估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为学校的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和社会服务创新了新模式新路径。临近尾声,全体参会代表在南大校训墙前合影留念,本次研讨会开幕式圆满结束。

    校训墙前合照

    主会场学术报告

          由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尹利民教授主持的主会场学术报告于10时举行。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研究员围绕“中国精准扶贫与创新机遇”发表了学术报告。他从精准扶贫评估的新理论、新方法着手,阐述了十九大后精准扶贫的创新机遇。

    刘彦随研究员

          随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熊跃根教授以“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和国家”为题,从社会学角度,阐述了精准扶贫中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及其变化。

    熊跃根教授

          紧接着,南昌大学第三方评估中心主任、江西扶贫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建生教授分别以 “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团队组织与能力建设”为主题,立足于实际,从为什么团队组织和能力建设重要,怎样建立一支优秀的评估团队以及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队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刘建生教授

          三位专家的主题报告见解独到,分析了精准扶贫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机遇,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报告期间掌声此起彼伏,参会代表表示受益匪浅、启发颇多。此次全国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将会大大促进第三方评估的团队组织和能力建设,也将促进精准扶贫及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实务的发展,对全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分会场特辑】评估工作部署与研讨

          18日下午14点,在前湖酒店309会场,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研究员主持召开了评估工作部署与研讨会。此次会议受到各位专家与学者的高度重视,会场内座无虚席。

          此次会议中,刘彦随研究员对2017年的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工作进行了总结思考,并结合以往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和未来第三方评估工作将面临的一些新的变化,与参会专家和嘉宾共同就团队组织、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研讨会氛围浓厚,与会专家都积极献言献策,共同致力于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第三方评估队伍。

    刘彦随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刘彦随: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二级)。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RARD)主任、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CURTA)理事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专家组组长,江西扶贫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分会场特辑】精准扶贫,青年在行动

          11月18日下午2点, 2017年精准扶贫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分会场之青年论坛于江西南昌前湖酒店308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青年论坛主要针对在读博士生及青年教师开设,根据主题的不同分为两个场次。

            针对“精准扶贫的效应与影响因素”问题,与会博士生或讲师就乡村能人带动精准扶贫的多维效应与作用机制、新技术在城市贫困群体和残疾人群体精准扶贫评估中的应用、利用精准扶贫采集系统探究贫困现状及成因和在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均衡作用等热点及前沿问题进行了学术报告。通过多角度多维度的探讨交流,学者们一致认同统计数据分析在研究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且认为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强调能人带动与新技术应用对助推扶贫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针对“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问题”,青年学者就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共青团藏区扶贫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精准扶贫”中县级政府的运作过程和机制、贫困村识别基层实践的逻辑解构及原因解释和基于DEA模型的江西省财政支农政策绩效评价比较研究等方面的热点及前沿问题进行了学术报告。通过专题讨论,得出统一认识即,要从多方面完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提高精准识别度,加大金融因素对扶贫的力度,大力提高支农支出结构。同时,精准扶贫要完善县级政府的运作机制,特别地,要重视少数偏远地区人民的精神脱贫,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通过两个会场的探讨交流,当前青年学者对精准扶贫的影响因素及运作机制等有较多关注,且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有所侧重,他们的很多观点见解独到,相信通过此次研讨对未来精准扶贫理论发展与政策落实会有所贡献。

    分会场

    【分会场特辑】18日主题研讨会集锦

          在结束了上午的主题报告后,下午于前湖酒店开展了精准扶贫专题研讨会。分别以“精准扶贫的国家治理”、“精准扶贫与技术治理”、“精准扶贫与协同治理”和“精准扶贫与廉政建设”为主题。

    分会场

          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治理”专题研讨会中,报告嘉宾通过梳理总结习总书记的治贫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贫新篇章的逻辑、思维与方法启示进行了分享。有学者提出现在的扶贫措施比较多的着力于物质扶贫方面,在精神扶贫方面的力度不够或者过度流于形式,认为精神扶贫才是提升内生动力的关键,扶贫要和扶智结合起来。另有学者就产业扶贫中会遇到的困难、家庭多维贫困深度指数方面的运用和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贫困地区乡村聚落优化问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宋三平教授作为评论人也对各位专家在精准扶贫与国家治理的大主题下做出的研究做出了肯定,并分享了自己的建议与看法。

          在“精准扶贫与技术治理”会场,几位学者就在中国贫困问题研究中引入科学计量学的理论、在实证分析中引入史密斯生态—执行理论、在实践与研究中开展长期多维度的贫困测度与拐点预测等观点展开讨论,也有学者对技术治理的风险及逻辑进行分析,学者们就科学防范风险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指出技术治理的风险和现实挑战等问题,提出了技术治理的反思和超越,为未来技术治理在精准扶贫上的作用提供了借鉴。

          针对“精准扶贫与协同治理”问题,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政府、社会组织、农户本身等主体协同治理的必要性,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行动讨论多层次、多样化的精准扶贫,表明了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困境,也从地理视角介绍了基于贫困农村的地理特征形成的典型地区贫困问题的成因。在专家学者作出报告后,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龙花楼研究员作为评论人发表了全面细致的点评,同时也针对每位发言嘉宾的内容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对于明确社会组织的定义、个案研究需要突出个性等问题等提出建议。

          针对“精准扶贫与廉政建设”主题,专家学者们借助各地实际廉政案例向大家阐明了在国家高压反腐的背景下,反腐败压倒性势态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学者强调了在建设基层民主中实现廉政实事的重要性,指出了扶贫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结构的碎片化和廉政风险存在衍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对其进行重构和治理贪腐的方法。詹晶副教授作为评论人表示各位专家老师在精准扶贫与廉政建设的大主题下做出了更为细致、更为有新意的讨论,也向大家提出了对内容存在的疑惑和建议。

          通过4场专题的论坛的讨论,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台上台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是一场精准扶贫学术与思想的盛会。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自己的精准扶贫研究启发颇多,对今后的精准扶贫工作意义重大。


    【分会场特辑】

    主编沙龙:精准扶贫理论研究与成果发表

          11月18日晚上20时,2017年精准扶贫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之主编沙龙在前湖酒店309室举办。《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执行主编宋三平教授担任本次沙龙主持。

          参加本次沙龙的期刊种类丰富,涵盖精准扶贫、社会治理、三农问题研究、脱贫机制、时政热点等各类研究内容,。具体参会刊物主编包含《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科学学院院刊》、《经济地理》、《学术月刊》、《江西社会科学》、《南昌大学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地方治理研究》等。

          宋三平教授对沙龙嘉宾简单的介绍过后,主编们相继介绍了自己刊物的特色、内容与偏好,向大家分享了许多投稿技巧,例如投稿字数要求、取标题的技巧、文章框架的构建、格式规范、参考文献的来源、摘要要点的书写等等。除此之外,主编们也纷纷总结了刊物出版和发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参会代表热烈讨论了投稿发文中所遇到的困惑,并给予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这次活动,尽显文化沙龙的魅力,与会嘉宾通过与主编们的交流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加深了对期刊杂志的了解。此次主编沙龙拉近了专家和学者之间的距离,也让学术之花盛开得更加艳丽。


    【分会场特辑】19日主题研讨会集锦

          11月19日上午9时,“2017年精准扶贫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继续进行,3场分论坛分别以“精准扶贫的中国模式”、“精准扶贫的地方经验”和“精准扶贫的基层实践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分会场

          在“精准扶贫的中国模式”会场中,与会嘉宾从内生动力、外部技术援助、特色产业扶贫等三个方面对发展中国模式的精准扶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精准扶贫的地方经验”会场,根据对贫困地区的个案研究,与会嘉宾各抒己见,就精准脱贫的综合治理,资产在扶贫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农户参与度以及如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展开讨论。

          在“精准扶贫的基层实践与可持续发展”会场,与会嘉宾主要从精准扶贫的绩效考核、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及其成效、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精准扶贫中第一书记的工作绩效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减贫效应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如何充分发挥群众的内生动力,提升脱贫的参与度和公平度?在脱贫的评判标准上,又如何完成由单维到多维的转化,最终达到扶贫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给在座的嘉宾以启发和思考,与会者都表示获益匪浅,收获满满!

          综合几场论坛的主题,专家学者们对精准扶贫的思考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在引起共鸣的点上进行了细致入微、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些不仅带来了学术上的灵感,更为以后扶贫工作的精准性、第三方评估的科学性和农户脱贫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做法,对于下一阶段的精准扶贫工作意义重大。


    闭幕式

          11月19日上午11时10分,“2017年精准扶贫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闭幕式在前湖酒店309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曾晓平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研究员、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尹利民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出席。

    闭幕式

          首先,主办方代表刘彦随研究员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及承办方的辛勤筹备表示衷心感谢,正因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才促成了此次研讨会的圆满成功。他总结了本次研讨会的四大特点,一是规模大,参与人数多、开设会场多;二是领域广,有多部门、多学科专家参与,知识覆盖面广;三是热情高,参会人员积极参与讨论,讨论内容中肯、接地气;四是亮点多,研讨会主题突出,讨论的问题面向重大目标的需求、面向世界,具有现实意义。虽然通过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有很大的信心,但是对扶贫问题的重视度不能下降,工业越是发展,越是要重视农业、乡村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他还指出,精准扶贫的评估工作还需要更多的实践,以提升评估的技术方法,获取更多数据支撑,实现数据提供、共享与运用机制方面的突破。最后,刘彦随研究员鼓励大家增进彼此的合作一起做出更好的成绩。

          随后,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尹利民教授作为承办方代表致辞。尹利民教授对能够承办此次的学术研讨会表示荣幸,研讨会时间虽短,但是大家参与热情高,学术亮点多,研讨会很成功,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参与。并表示希望能够再一次承办,为专家学者搭建交流的平台,共促发展,并欢迎大家日后常来到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进行指导和交流。2018年是公共管理学院建院十周年,希望届时的学术会议能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期待再次相聚!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2017年精准扶贫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圆满落下帷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闻‖2017年精准扶贫与创新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fw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