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孩子说让我给她读个故事,老师布置了一篇亲子共读的文章——老舍先生说《我的母亲》,我用读书软件搜到后,就读了起来。
读到“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声音开始哽咽起来,我也没有刻意掩饰自己的内心,而是边流着泪边读完了这篇散文。
不得不说读经典的著作,就是和自己的一种对话,年纪不同感受不同,孩子也受到我的影响流泪了,小声的抽泣起来。
我搂着她说:谢谢你让我成为你的妈妈,让我的人生变得丰满和充实,在当你的妈妈的十年里,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谢谢你,妈妈爱你。她也哭着说,我也爱你。
就这样,一种温暖的情感在我们母女之间流动,我想这就是幸福吧。
此时孩子睡了,我却久久不能入睡,想起了我的妈妈,“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文章的这句话也是戳中泪点,我刚刚过完38岁生日,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一直觉得妈妈更爱弟弟一些,特别是我出嫁之后,总觉得和母亲之间没有亲昵的举动,也没有什么亲密的话顺,心里充满了对母亲的怨言,其实,这些也都是出嫁之后开始的,我怨她没有教会我怎么当别人的老婆,别人的儿媳,别人都妈妈,好像我一直都是在自学成才。
我怨她可以接受弟弟的不完美,而只能接受我的完美,所以,我从不在她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不完美,甚至是委屈,只报喜不报忧。久而久之,就没有什么内在的链接了,有的只是和母亲的表面相处。
这也是我当初走向家庭教育的一大部分原因,我不想和我的女儿成为我和我母亲的这种关系,我想更多的了解女儿,更多的帮助她成长,甚至不要二胎,只想好好爱女儿,我把这些都怪在母亲身上。
今晚读了老舍的《我的母亲》,看见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的母亲养育几个孩子的艰难,甚至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照顾好每一个孩子,不偏不倚,没有太多语言,只有行动。这让我想到我的母亲,记得小时候,爸爸因为工作总不在家,母亲一个人又要上班,又要照顾我和弟弟,现在想想只是这一点就已经很难了,因为我都做不到好好工作得同时还照顾好孩子,更何况我的母亲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干部,工作上一丝不苟,雷厉风行,生活中自然没有那么多细软,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怪不得她总是没有和我好声好气的讲题,毕竟我也真的不是聪明的孩子,现在想想,其实母亲很不容易了,她本身也不是个善于表达的人,很多情绪都是自己消化,一直在自己的努力中带动一大家子走向繁荣,虽然我说不上具体的原因,但也从其他姨姨舅舅口中得知一些,那个时候的母亲,真的算是勇敢,坚强的代名词,其实,她也给我说过,凡事要靠自己……
没想到,今晚和我自己孩子的共读,让我一下理解和包容了很多我自己的母亲,知道她的不易,明白她的良苦用心。“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老舍是这么描述自己从母亲身上获得的优秀品质,我想每一个母亲都会是孩子的榜样,不一定要说什么,只是用行动就可以让孩子学到很多,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身上的坚韧的性格也或多或少影响着我,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但坚韧,我还是有的。
在顾不好工作的情况下,只能先顾好孩子,顾好自己,锻炼身体,休养生息,不能让孩子看见自己的妈妈是一个颓废的被生活打败的人,快到我母亲的生日了,我想也是和解之日,我与自己的和解,终究是会好的,毕竟我爱我的母亲,我也爱我的女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