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安卓系统能改微信号之后,很多人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终于改掉了前任的生日和缩写
也有朋友经历了“我想试试 → 发现不行 → 有人说重新登陆可以 → 我重新登陆 → 发现忘了密码是啥 → 我修改密码 → 终于能改了 → 结果不满足条件(两周之内修改过密码) → 两周后再见”的尴尬状况
所以
“微信号都能改了,你什么时候能改改你的臭脾气?”
01
我跟你抱怨是为了让你和我产生共情,不是让你给我一个solution
昨天听一个播客
A说,她跟男朋友有总是大吵特吵,导致她总感觉自己脾气特别暴躁
她向男朋友抱怨工作压力太大,男朋友说:“你把这些工作别一天做完不就行了吗?”
她的车开半路没电了,大冬天在马路上等待救援,和男朋友打电话抱怨说我那车没电了,我现在又特别冷。男朋友说:”你那电瓶早就该换了,上次在4s店的时候就跟你说过。“
其实我跟你说一件事情并不一定是要一个有目的的答案,我当然知道这件事该怎么做,我缺少的只是一句共情的“怎么这么惨!”
男女差异是不能消除的,但我们可以试着多考虑一下对方的内心所需
所以,当女朋友钱包丢了,多说一句“你这星期怎么这么倒霉!”,而最好不是“早就告诉过你把银行卡身份证分开放吧!”
02
我和你好好说话,因为朋友需要尊重
我肯定不算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但我不是一个会和朋友吵架发火的人
我也有很多和我一样脾气不是特别好的朋友,她们也不是经常会和我发脾气的人
朋友间要尽量好好说话,因为朋友需要尊重
其实越长大越发现,和朋友相处时我们的脾气越来越收敛了
小学的时候我也是那种每天和好朋友绝交几十次又和好几十次的人
当时完全不知道维系友情是个什么意义
我们说待朋友要真诚,但真诚并不意味着好话坏话都不加思考脱口而出
好好说话,不拆台,不揭短,不随意开玩笑,失落了安慰,成功了鼓励,这才是“真诚交友”的含义
当然,作为朋友交往的另一方,也不能内心太孱弱,易燃易爆炸,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每句话都深思熟虑挑最完美的说,我不劝你内心强大,只是不要在心里给自己竖起一个靶子,觉得别人时刻都在对你放冷箭就好。
03
这就是为你好?
朋友F给她妈妈的手机备注是“哪吒”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脾气爆炸了
有的父母是“不炫耀就难受”星人
但有的父母总带着一种所谓的“中国式谦虚”
两个极端,同一种压力
这里根据朋友某F的例子写一下后者的故事
我没见过F的妈妈,只在聊天和她的朋友圈中领教过她妈妈的威力
F说:“我觉得在我妈的形容词里我可能是个废人(笑)”
F在朋友圈里晒过一次聊天截图,她妈妈说了这样两句话:
“看看人家XXX,漂亮又懂事,你看看你自己”
以及
“对你太失望了,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么个东西”
她说,她听习惯了,内心也激不起什么波澜,毕竟她就是一个脾气大的人
在外,F妈同事夸F,F妈总是:“没有没有,哪儿那么好”
在家,F妈说:“我不行,但你得行,我这是为你好”
为你好?
归根结底,为你好就是为我好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我觉得好,你并不好”
父母于儿女的亲密关系,并不应该是随意撒气、挖苦讽刺的借口
令人窒息的“为你好”是“控制型”教育方式的惯用技俩
指责训斥、贬低人格
“没有我们,你什么也不是”
这就是为你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