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拿起鲁迅的《呐喊》来阅读,里面的文章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在中学课本中几乎都有。然而真看的时候却发现除了“故乡”描写闰土的那一段还是朗朗上口以外,别的几乎全忘了。无论怎样看都好像是一篇新文章,对我来说似乎头一次看见一样。现在想想,在那个年龄去学习鲁迅的文章是不是过于牵强。我不是想说这些,我是想说关于头发的事。
总听别人说阿Q一样的人,我竟忘了阿Q是什么样的人。学校里面的功课可能在我能忘记的时候尽量都忘掉了,甚至根本就不想去想起来,然我在脑补“阿Q正传”的时候发现了一件事情让我很困惑,问题来源于《呐喊》于是我以《呐喊》开头。我读到阿Q想要参加革命于是将自己的头发盘在上面来表自己的诚心,阿q不知道革命是什么却将自己的头盘起来比拟了形象。后来听说进城遇到革命党就会将头发剃掉,这就成了当时所有人最为恐怖的事情。在阿Q心中村中的“假洋人”也是因为留洋回来将自己的头发剪掉才让他瞧不起的。我忽然想到当时人对自己头发的在意,是什么让人根深蒂固?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思想,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将不能剪头发变成了传统形象。到了清朝人开始留辫发。古人又有“削发代首之说。可见头发从古至今影响着我们,其实我不觉得是头发本身的错,明明就是一种文化与道德的传播,却牢牢铐住我们这些“遵守道德”的人们。因为我想到的并不是古人,已然远去与我何干?我想到的是今天的我们,我突然问道身边人“为什么现在的男人不能留长头发?为什么大家觉得男人留长头发不好看呢?是真的不好看么?还是我们依然被某种道德所束缚住思想了呢?我经常看一些古装剧也经常慨叹妆容,而古装中的大侠都是长发,除了脸本身好看外头型也让我觉得太帅,经常倾慕甚至迷了心智胡思乱想。可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要是有个男人扎个小辫子还没等我们看脸就已经开始评论:估计不是好人;艺术家吧?太年轻;怎么这样云云。这些评价无不带着偏见和讽刺。一次我坐公交车看见一个40多岁的妇人头发在肩膀处对折了一扣用头绳松松垮垮的绑着,第一眼让人觉得“不正经”,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偏见,就凭她人的头发就去判断人品,我忽然觉悟,我为何这样看待一个人?其实这个问题也并不是我想到的,是在我听蒋勋的讲座中他提及到的。他同样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几千年来我们都要把头发看作如此重要,几乎很多偏见都源于头发。《红楼梦》中最典型的就是晴雯,只因头发松散就被王夫人认为是不正经的。悲剧已经过去,可是我仍然觉得某些对于头发的偏见还流淌在我们社会道德的河流中,有时候却像是缰绳紧紧的困住我们。
在我极度偏小的世界里我更苟同蒋勋老师的一个说法,“人本就是一个个体”活出自己就好。像头发这样的道德框架在我们的民族传统中还有太多,不要太在意就好,不要捆得太紧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