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佳境的一天。
今天放松。可能来月经让人放松放下执念。心空了。虽然头脑想法很多,但不再紧紧抓住心里面。
于是大早上起得早吃早餐九点有空出去走走。在大太阳下晒了一个小时,回来甚是累,决断一下没有伸筋拔骨。
然后下午出门西西弗,决定给自己放假,这个放松的好心态里。遇到了可能是艺术启蒙的书,Art as therapy.在艺术一栏转了一圈,看到艺术的力量,想着找张法中的什么艺术史。结果没找着,倒是看到阿兰德波顿的艺术的慰藉,真特么这翻译好么?就不能翻成疗愈?
想着阿兰德波顿似乎是加州整合的艺术疗愈老师,打开一看。因为我的念头里想到艺术总觉得我应该搞的是艺术疗愈。
果然,这本书讲到,当你看到一幅画特别和你相应,有缘,入到你心里,可能就符合了你的心理结构,弱点。需求。大意。
然后再讲到,我们在看那些经典名画的时候,常有一脸懵逼感,慕名而至,却不知和内心有什么关系。
然后如果你的心里因为一幅画而有了什么触动,听讲解时要么就是没这幅画的讲解,要么就是这幅画简单的介绍,反正不会跟你解释你为什么这个感觉。
再然后看艺术的故事,倒是知道了噢,原来有这个流派,这个时代,这个技术的进展,这幅画原来是名画我见过。
但是艺术的故事比较技术派,也比较学术,理性。
包括一些历史画,我也根本不明白其存在的意义,对我来说。包括那些中世纪的绘画圣母看的我甚是压抑要吐了。包括一些人物画,那些从什么服饰或者动物,装饰,解释其象征意义,我知道有些人很爱研究这些解读,拼凑,这幅画的意义,但是这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画难道不是直接触动人心的感动吗?
尤其是关于绘画的表情情感解读,或者天气氛围,这个就更醉了,一般都跟我感受到的不一样,然后我就很困惑,就努力要达到“他们”的标准。
在这一点上,艺术的力量要好些,看着他的解读,还能有些共鸣。
同样,伦勃朗的解读,或者说他的艺术哲学我很喜欢,可以说是最喜欢的,平凡。展示的平凡不凡。但是,看画没感觉,这就搞笑了。
透纳的,其实我光看画没感觉。或者他如果不解读,我无法知道那个象征手法的处理,比如那桥和视角上通向的建筑烧起的大火亦融为一体意味着什么,他不说我不知道。寓意。
那么,如果作者不说,我就不知其寓意。
再至于卡拉瓦乔,他的画作。我的感受就是一方面是画技,画技如同语言,精准表达画者想要的效果,这也是点评者会说的,还有就是寓意,这个是最高的。还有就是表达的角度。这个也同样高超,或者说构思,要足够别出心裁才有「创造力」。譬如伦勃朗的西菲利斯的密谋和夜训。请原谅他对西菲利斯的看法密谋解读在我看来也很迷。
而卡拉瓦乔,他的画作其实你要不说寓意,作画,我根本看不出来。
所以,对自己的鉴赏力又成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