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欢酷的事情。
去一家很酷的公司,做一件很酷的产品,像乔布斯一样,成为改变世界的人。
投资人也是,看一个项目,首先不是看它能不能赚钱,而是这件事够不够酷——够不够创意,够不够有趣,对,就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酷的事情能吸引眼球,能抓住人心,也能讲出好的故事,所以才有了共享单车。
但是,短租这个词,怎么看都不像能跟酷搭上边的。它不仅不酷,还很麻烦。尤其是在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短平快的模式已经深入人心,人人都喜欢简洁,对重的东西有一种天然的反感。
所以,当人们听到短租,第一直觉就是这件事不好做,而且潜意识里就已经把它归结为了传统行业——它太过时了,感觉像是上个世纪的人才会做的东西。
既然短租这么过时,这么麻烦,我为什么又要说它是一件很酷的事呢?
我们知道,投资人跟创业者都在寻找下一个互联网入口,所以才有了VR、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等各种智能硬件的虚火。有人说,未来可能不会再出现像电脑、手机这样大的入口,而是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的设备组成一个分散化的入口,流量将会碎片化、场景化。这的确是一种可能,但应该不是唯一的可能,更有可能的是,除了这个分散化的入口,未来还会出现一个能够与电脑、·手机处在同一数量级的新入口,而这个新入口很有可能是房子,更准确的说是智能房子。
把房子跟电脑、手机放在一起对比,似乎很难理解。我们知道,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既是生产力工具,又是互联网入口,房子其实也一样。人们印象中,房子就是个住的地方,尽管这几年智能家居的概念很火,人们仍然只是把它当做一个物联网的东西来看待,通过网络接入手机APP,远程操控,方便生活,但是我更希望人们用一种互联网的态度来看待它。
举个例子,智能音箱的出现,使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在房子里成为可能,人们躺在床上就可以通过声控的方式了解天气、收听新闻,播放歌曲,甚至打车、叫外卖也已经实现了,了解互联网的人,应该能够看出来,这已经是互联网入口的雏形了。有人会说,这是智能音箱的功劳,不是房子的功劳,别急,我们继续往下说。
如果把智能音箱、智能路由、智能盒子、智能门锁这一个个的智能家居设备分开来看,它们每一个都是一个独立的硬件,都有它特定的功能;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不是把它们作为一个个独立的功能硬件,而是把它们看做房子这个更大的“硬件”的一部分呢?这时候,它们就成了房子这个“硬件”的零部件,就像通讯模块、录音模块、摄像模块是手机的零部件一样。这样,许许多多的智能硬件公司,包括苹果、谷歌等巨头,都将扮演起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而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智能房子,整体出售给用户,就像电脑、手机厂商把一堆堆零件组装成电脑、手机这样成型的产品出售给用户一样。
用“智能房子”这个统一的概念来代替原来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功能硬件的组合,把它们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不仅仅是换一个角度的问题,也不是抖机灵和偷换概念,而是一种新的思路。赋予智能房子适用于互联网而不是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就跟电脑、手机一样,可以安装应用,可以升级换代,可以不断增加新的功能和组件,可以社交,可以游戏,可以获取内容、产品、服务等信息……
这的确很难想象,就像功能机时代我们很难想象智能手机一样,只有当我们拿在手里亲眼看到,我们才会惊叹,才会知道我们可能离不开它了。虽然很难想象,但这的确是可能发生的,而我们真正需要探讨的是这个入口的样子,以及采用什么样的交互形式。交互形式决定了这个入口的宽度。
如果房子成为入口是可能的,这也就意味着,谁拿到了更多的房子,谁就拿到了更多的入口,也就有更多的话语权。而拿到房子的方式有两个,一是通过住宿行业,直接掌控;二是通过装修行业,间接掌控。
控制入口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控制入口后我们能做什么。这里边有很多的想象和可能。就像GPS导航适用于手机而不是电脑一样,作为入口的房子,也能够解决很多电脑、手机解决不了的问题,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就比如接下来要说的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每一次信息革命,本质上都是信息传递效率的提高,而每次效率提高的背后都是问题的解决。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以前想看一部电影,要先去买一张碟,而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但是以连接为本质的互联网,也有它自己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失真,一个是信息错配,从海量的信息里边筛选出真实的信息是困难的,从海量的信息里边筛选出需要的信息也是困难的,所以互联网上虽然不缺信息,但是人们并没有因为信息的丰富而变得轻松——互联网租房和求职就是最好的例子。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依靠数据(大数据+小数据)。利用数据筛选出真实有效的信息,把合适的信息传递给合适的人。
这几年,数据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大数据,在预测领域已经有了实际的应用,而且越来越重要;而基于个体的小数据也在不断试水,比如手机里的计步软件,比如芝麻信用分。但是目前的数据绝大多数还是作为商业领域的辅助工具,服务于商家和企业的,直接服务于用户的非常少。所以,是时候转换一下思路,从用户需求出发,重新审视数据这种可能带来下一次信息革命的东西了。
商业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人构成的,一切商业问题的本质都是人,所以用人的数据来构筑人的全貌,将一个人数字化,这样不仅能够带来商业上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让大众受益——我们既可以结合商家和企业自身积累的数据帮助他们进行决策、改善产品、提高销量,又能够直接服务于用户,帮助他们买到合适的衣服和化妆品,制定合适的健身方案,找到合适的工作和房子……当然这还需要与行业专家共同找到一套可行的算法。
那么如何构筑起用户结构化的个体数据?这就要说到房子作为入口的作用了。
用户的身体数据,包括身高、体重、维度、肤色、肤质、体脂等,这些是很难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获得的,也很难通过数据交易的方式获取。而这些恰恰是个体数据中最关键的部分,可以直接应用在服装、化妆、健身等领域,这时候房子就成了获得这些数据的一个比较合适的场景——通过给房子增加获取这些信息的功能,比如人体三维扫描,肤质检测,体脂检测等功能来实现。
在获取了用户的身体数据后,可以通过渐进式的引导和其他一些方式,不断获取用户的其他数据,逐渐构筑起用户结构化的个体数据(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打造成全网通用的数字ID,很多巨头在做,比较难,但也是一种可能)。
通过以数据为核心(可能还会用到区块链等技术)的手段,解决目前互联网存在的信息失真和信息错配的问题,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进而获取收益,这就是整个故事的结局。而这一切源头就是“短租”这个不起眼的东西。所以我才说短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短租呢,从长租、酒店或者装修切入不行吗?
与酒店相比,短租更具有家的特质;与长租相比,短租具有更多的受众,更重要的,它既可以作为试验场,又可以把作为入口的房子直观地呈献给用户,而且短租本身就是入口的一部分。短租不仅仅是一个住宿产品,它既是入口,又是通向入口的通道,所以从短租切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但是话又说回来, 一件事情即使再酷,没有前景、不能盈利,也就成了一朵白莲。所以接下来我们看一看短租的趋势。
现在短租预定量已经占到整个短期住宿预订的20%,而且还在继续上升,这说明短租作为一种住宿方式,已经逐渐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总的来说,短租的确可以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因为房子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房子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因为它隐藏着信息革命的可能。从短租到房子,从入口到信息 ,道理很简单,难的是把事情做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