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本书,没想到才读几页就哭得稀里哗啦,并不是作者的文章有什么催人泪下的写作技巧,只是他的经历太真实,画面感很强。突然就发现,真正打动人心的文章不见得一定是金是玉,但就是那份真实会让人的心变得悲悯而柔软,是对人性的感动。
这是陈行甲的人生笔记《在峡江的转弯处》。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了解作者,但读完第一章,我就想这一定是一位有温度心中有光的人,我从他的文章里读到人性的光辉,就像他说“你不是太阳,但你可以发出比太阳更温暖的光”。
这位文中让我感动的母亲,太有智慧了,除了智慧,她更多的是一个美好存在,一个任何孩子都会喜欢的母亲。从她的出生,因为家穷又是女儿,是算命先生说她将来是贵人之母,她才得以活下来。我感动的是她会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自己是贵人之母,孩子生来就是贵人。
我不知道别人看到这句话会怎么想,但我真的就哭了,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但却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全然的信任和爱以及祝福啊!她会培养一个高贵的人!
他的母亲字认得不多,却懂很多哲理,她说苦字就想一个人的脸,草字头像两个竖像人的眼睛,中间的十字架像鼻子,下面的口是嘴巴。所以人生下来就是要吃苦的,会吃苦才能过得好。
有一段写母亲偷偷种菜的片段也非常有趣,这段我直接传原文吧,我是读着被她的聪明笑出声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12656/2e980081c80e7e60.jpg)
母亲爱干净,家里外都很干净,遇事家门口的台阶上总会有背脚夫坐在那里歇气讨水喝。有一次一个来自几十里外的邻村父子背脚夫,父亲四十几岁,儿子十四五岁,白天去背货晚上才回来,路过陈行甲的家门口,就在路口的台阶上歇脚准备吃饭,父子二人从背篓里拿出手帕包好的一碗饭,在陈行甲家的柴堆里折了两根树枝当筷子,因为弄出声音被他母亲听到了,于是就让陈行甲给他们点灯,给他们打酱打水,让他们在油灯下照着吃。看着这个孩子蘸酱扒饭的样子,和他们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以及他们临走时弯腰道谢消失在黑夜中,这位母亲的一句话能看出她的悲悯之心,让我泪奔。她说“真造业,他们没有带亮(火把),摸黑到家怕是要半夜了,不晓得当娘的看到儿子心疼成什么样子”。
感动之余,也能明显的感受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浓郁而细腻的深爱和深切的崇敬。只是随手拿起的一本书,却让我收获了一份惊喜,一份美好,也许后面的内容更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