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这一生,总有一些不幸和遗憾,没有人可以完满一辈子。
有的不幸,那是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每个人都会碰到。有的遗憾,那是贯穿人生的大问题,如果没有把本分做好,那我们就惨了。
曾仕强教授说过,该你做的,你不去做,不仅这辈子受苦,就连下辈子也受苦。不该你做的,你去做了,就是多此一举了。
比如说,你的使命是创立一番事业,但你懒惰了,没有去做,那你的使命就没有完成了。如此,哪怕有下辈子,也要继续承担这个使命,负重前行。
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说过,自己这辈子,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波澜壮阔的瞬间,也算是不留遗憾了。那他们,才会得以善终,安然离去。
人老了,是否活得成功,只跟“使命”二字有关。
02
现代人有一个习惯,以钱财的多寡来论英雄。
你有钱,就会被人视为偶像,是邻里乡亲值得借鉴的榜样。你没钱,哪怕付出了一辈子,也还是被人看不起。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正逐渐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导致很多人都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
如今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想当网红,因为他们知道其他的行业,没有网红来钱快。如今的年轻人,希望一夜爆红,一夜暴富。
就连混迹多年的打工人们,也希望成为网络上的大明星,或者走什么捷径,赚到更多的钱。慢慢地,世道人心都变得浮躁起来。
他本来有安稳命,可以安安稳稳一辈子,但他非要随波逐流,学别人到处折腾,搏一搏,一夜暴富,最后啥都失去了,落得无法翻身的下场。
那他能怪谁?只能怪没有自知之明的自己。
03
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认清楚自己”。
所谓的“认清楚自己”,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就是说我们要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才能制定合适的人生策略 ,走合适自己的人生之路。
见天地,就是说我们要搞清楚人类社会的真相,知道什么是我们该做的,什么是我们不该做的,有自己的主见,能够在社会当中安身立命。
见众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观察别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借鉴别人,就是为了更好地认清楚自己,至少做到有自知之明,不再糊里糊涂。
当我们做到了这三件事,那我们就会活得清醒,哪怕身边人都逐渐远离我们,也能安然自若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人这辈子,就是一趟孤独的旅程,我们都是孤独的旅行者,除了继续前进,做好本分,并没有其他的选择。
04
人老了,最大的失败,并不是孤独终老,而是缺乏这两点。
第一点: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在随波逐流当中,蹉跎了大半生的时光,后悔莫及。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使命。有些人的使命,是推动历史的发展;有些人的使命,是做成一番事业;有些人的使命,是实现内心的想法。
秦始皇的使命,是统一六国,这是他的天命。哪怕他的秦朝二世而亡,他的使命也都完成了,没有任何的遗憾,他还是千古一帝。
刘邦,也就比秦始皇小三岁,曾经见到秦始皇的车驾,感慨“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奋斗多年,果然梦想成真,去到了秦始皇的位置,开创了大汉。
刘秀,在王莽的新朝中应运而生,一辈子运气好到爆,个人的能力也无可挑剔,所以他扫平天下,创立了东汉,此生就为了“复兴汉室”而生。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使命,王侯将相有王侯将相的使命,只要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使命完成了,那就算走到终点,也不见得会有什么遗憾,也许还会特别满足。
05
第二点:没有听从本心而活,一辈子成为金钱名利的奴隶,才是最大的不幸。
上文说过,小到小学生,大到老年人,都希望自己大富大贵,有钱有势,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所以,无数人都为了金钱名利,而痛苦了一辈子。
有的人拼命赚钱,有幸赚到了几桶金,可由于透支了身体,结果不过是“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的人更惨,拼命赚钱,但又赚不到什么钱,还透支了身体,最后在贫病交加当中,走到了人生的终点,这辈子啥理想都没有实现,遗憾而终。
人,不该成为金钱名利的奴隶,而应该听从本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好这一生。至少,要趁年轻,去尝试实现自己的理想。
几年前,有人采访过一位辞退了编制的工作,而去“环游世界”的人。他说:人生匆匆,不趁年轻到处走走,一辈子就被困在原地了。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