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你”会因为时间与地点,不同的环境,信仰,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最终成为“你”,这一节,我们要学习,在不同的观念影响下,我们会怎样选择自己的行为。
第一,当表达一个观念时,同时也在逻辑上不可避免地传达了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些观念。这些观念的关系可以用拉丁词“sequitur”来表达,意思是“推断”,“自前提演变的结论”。
比如,我们鼓励别人或者被鼓励时,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你如果相信自己,就能够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这个观念可以推导出,除了信念以外,其他任何东西(包括才能或辛勤工作)都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两个观念其实是等价的。因为他们的意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
而“对自己的信念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陈述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具体表述了信念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
从逻辑上看,上一个观点就是不严谨的观点。
第二,一个观念除了传达在意义上与自己密切相关联的观念以外,还蕴涵了其他观念。
例如,认为在美德和恶行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区别的观念蕴含了人们不应当感到受共同的道德标准所约束。
比如,中国文化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影响了中国文化上千年之久,简单的四个字,让无数女性在家庭里地位不平等。比如,姐姐和弟弟都在上学年龄,但如果家里穷,牺牲的永远是姐姐,即使她成绩更好,更聪明。而这观念背后引发的悲惨故事多的数不完。
书中的例子也十分有代表性,这个观点是一个多世纪以前在心理学中流行的,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即“智力是由遗传决定的,并且不能增加”的观念。
这个观念引导了研究人员设计一些衡量智力的测验,最著名的测验确定(可惜这是有缺陷的测验),美国白人的平均心智年龄为13,俄罗斯人的平均心智年龄为11.34,意大利人的平均心智为11.04,“黑人”地平均心智为10.41。
教育者读了该测验的结果,心里想:“试图提升学生的智力是无意义的。”因此,他们以职业的课程代替了学术的课程,并且接受了教授学生们事实而不是判断过程的方法论。
立法者读了该测验结果,然后决定:“我们必须做些事情来阻止智力低下的人们进入这个国家。”因而,他们修改了移民法,以歧视南部和中部的欧洲人。
商界领袖们读到此测验结果,然后决定“我们需要一些政策来确保工人们把他们的心智留在工厂的大门外,无头脑的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然后他们颁布了这些政策。几十年后,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兹·戴明,提出他的让工人也参与决策的“质量管理”观念时,商界领袖们仍然记得这些测验的结果,并且无视戴明的告诫。与此对比,日本人欢迎戴明的观念,其结果是,他们有几项工业崛起并超前于其美国竞争者。
如果我们充分意识到我们所面对的观念密切关联的含义和蕴涵意义,那我们就容易把健全的与不健全的,明智的与愚蠢的,有益的与有害的区分开来。但是,我们很少充分意识到,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看重观念的表面价值,很少甚至根本不从其相关含义和蕴涵意义上来理解它们。在时间的进程中,我们的行为受这些含义和蕴涵意义所规定,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们。
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的专栏里讲到一个观点:无知即极乐,认知即痛苦。你在无知的时候,是最快乐的。你想获得认知的权利,必须同时接受与认知紧密关联着的代价——痛苦,选择,自由所带来的强大压力感。
大众为什么这么容易受观念的影响,为什么被称为“乌合之众”,很大的原因是思考是痛苦的,做出科学的选择需要去调查,去重新认知,走出自己的思考舒适区,而这个过程很艰难,没有及时的有效反馈就会让你自然地退回舒适区去,做一个无知的欢乐的少年。
最后总结,我们所面对的无数观念将以类似的方式(有时轻微地,有时深刻地)影响你的信念和行为,这甚至在你未有意识地把握这些观念之前就可能发生了。而练习批判性思维,做出“超越感觉”的判断与决策,就需要我们摆脱无知状态,提高认知,发现真正的科学观念,并划清使用界限,做一个真正的“个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