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很苦闷、很压抑。手头钱极度紧缺,紧的连喝个啤酒、吃个早点,都要合计半天。立秋的衣服、孩子的奶粉钱及过中秋节的礼品等等,样样都缺。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的经济居然紧张到如此地步。而每天看似上班,早出晚归,很辛苦。但辛苦不辛苦,只有我自己知道。从进店的那一刻起,就觉得没有希望,能否出单全靠运气。每天落实的房源量跟不上,自己用的58端口、安居客等房产网站也偶尔更新几条房源。来客电话更是稀少,日均一天接一个客户电话都是好的。但上客质量呢,有的纯粹就是瞎打听、不看房;还有的就是抽便宜,跟的附近十几家中介,四处看房。到底跟谁才能找到合适的房源,那就是概率事件。即使有幸在你手里碰上,好多客户又想着跳单,猛砍中介费,下来也所剩无几;而有的客户更无耻,放鸽子、套房源比比皆是。
出现这种问题,最主要的根源是:国家经济低迷,人们收入普遍大幅度下跌,致使人们购买力降低;再加上房地产业发展失衡,价格大幅度下跌的舆论愈演愈烈,学区房的政策也一变再变,导致整个房产行业比较低迷。而二手中介从业人员也人满为患,相互挖墙角、使绊子”的事件也屡见不鲜。综合以上原因,使身在其中的我,愈显艰难。
而中国目前像我这种业务量锐减,生计艰难的人占绝大多数,是整个社会的主流。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制定政策时规划不够完善,导致各地方政府、各行业盲目跟风、无序扩张,致使供过于求,行业竞争加剧。皮包企业打“低价牌,以次充好”抢占市场,致使优质企业困难加大,不能精益求精、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导致整个行业,延伸到整个国家,就是都在走低端路线,用廉价劳力、低附加值的产品、低价格来抢占市场,获得生存。但长此以往,将会带来很多问题: 一、失去高端市场,如海外市场。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注定会被时代淘汰;二、走低端、打价格战何时是个头。什么样的价格才是最低的,才居有竞争优势。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也可以引申为没有最次的产品,只有更次的产品。因为谁也知道,一文钱,一文货。价格的无限制降低,只能带来成本的无限制降低,只能偷工减料、只能以次充好。由此带来一系列恶性循环。结果生产厂家深陷其中,苦不堪言。而用户又对越来越差的劣质产品深恶痛绝、骂不绝口。这就是中国人在日本抢购马桶盖,在香港抢购奶粉等事件深层原因。好多不明真相的国民,在舆论引导下,无端指责他们不爱国、崇洋媚外等等。其实以上才是问题的根源。我们中的很多人,不是不想去享用国外的优质产品,而是我们的经济收入不达。话说回来,中国连“神舟飞船、运载火箭、高铁“等高端技术都享誉国内外,还造不出几个马桶盖。不是的,归根结底是因为:无序竞争,职能部门监管缺失。犯罪的成本太低。致使大量的投机客、政府背景商人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捞钱,导致行业内乌烟瘴气,没有一个好的、良性的、发展的商业环境,影响了整个行业良性发展。长久以来、日积月累,才导致中国低端产业产能过剩,高端产业寥寥无几的窘境出现。
经年累月的积累下,才出现了我这平凡人的落魄,也出现了你、我、他,我们芸芸众生的窘境,出现了中国的经济萧条。在这种市场倒逼的形势下,政府出台”三去一降一补'来化解中国产能过剩,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来促进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以此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人民收入。但大刀阔斧地去产能,会造成原先的投资浪费,银行的不良贷款加剧,还会引发大规模的下岗潮。而发展绿色产业、高尖端产业,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人才,从立项、研发,到抢占市场,创收利润,没有几年甚或几十年,是根本不可能的。从一刀切式的去产能,到现在举国上下都在发展新兴产业。如此的场景,我好像又回到了08年房地产市场。任何政策或决策出台,都必须经过专家、学者的论证,经过实地调研,设定准入门槛,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后,分步骤、分阶段,因城施政,来推广。在推广阶段,相关职能部门要持续跟进,根据实施结果,与预期效果进行印证,经过论证,找出不足,,重新制定新的政策规划,加以改进。继续跟进,再根据反馈结果,再完善配套相应政策,再持续改进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更不能”不是极左,就是极右“,从全国去产能,立马跨越到全国都去发展高精尖产业,姑且不说人才、技术,是否全部成熟。你总该考虑:”未来的市场容量有多大???“会不会形成新的产能过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