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
一中年女人推门而入。小老板迎面亲热招呼:“姨,理发呀。”
女人应声坐在沙发上。小老板忙着手中活,俩人寒暄着,“你儿子快上学了吧?”女人问。
“可不吗,今年麻烦了。实指望开店有营业证孩子可就近入学。可政策又变化了,要把户口转来才行。”小老板叹息一声。
“转成城镇户口,村里的土地流转,房宅拆补,一点儿好处也沾不上了。”又一年轻女客说。
“现在转农村户口难死了,转非农业倒省事儿”中年女人也附和,“幸亏俺村儿在城区。家家住进了新楼。”
然后他们就说到了拆村建社区,说到了乡镇撤校并入城区。最后一个话题成了中心,那就是房子。学校搬到县城,孩子来上学,势必得买房。由房子又说到了房产证上署名问题。
中年女人家在城区,妥妥拆迁户。
“俺早先买了套房,拆迁又分了两套房,可没有闺女的份。我心里难受啊。那么多钱,媳妇不说分点儿给姐姐,我可不敢开这口。谁叫咱农村这么个兴法呢,娘家是儿的江山闺女的饭店啊。”
“俺闺女劝我,不图这钱,说弟弟俩儿子负担重,给他应该。”
“可我这当妈的心里难受啊。女儿不说别的,还有女婿呢。”女人神色黯淡,声音也小下来。
小老板接茬说:“你女儿脾气是好,为这拆迁打得六亲不认的有的是。”
“也是为过安生日子,我才忍下的。媳妇从外地考来的,俺儿又不在当地上班。俺儿老实,房本上非写媳妇名。”她叹口气,又自言自语道,“写就写吧,都俩儿子了,该收住心了。总不能舍得俩孩子吧……”她劝慰着自己。
“我没给闺女一分钱,腰杆就敢挺直,我就跟儿子媳妇明说了,老了有病有灾,花钱他们全管。我跟闺女也这么说的。”她情绪又高涨起来。
“都让着敬着,挺好的。”我插了一句。
“俺就觉着亏待了闺女。她婆婆早没了,孩子没人看。我打把手还得瞅着俩孙子不在,我不看外孙行,不看亲孙子能行吗?俺亲家母常年一把手不帮,还笑着说,孙子是你家人姓你姓,该你管。哎,净亏着俺闺女了。”说罢,她又叹一声。
小店一下子静了。年轻的老板娘腆着大肚子进来。
中年女人又与小老板说笑起来,“你二胎也是盼个女儿吧?”女人接着说,“不管啥,生俩一样的最好,一碗水端得平。都说有儿有女好,好个啥,多少家为待儿待女不平闹出事非与笑话呀。”
她转向我,问我孩子情况。知是俩女儿时,挑指笑道:“你有福!不用操心房子,俩女儿也好相处。不担心分不均端不平……”
我哑然一笑。我没有拆迁房,更无丰厚存款。四个老人都年愈古稀,这几年跑医院成了家常便饭。我农村爹娘的保障就是儿女。有儿有女,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好。
没有家产可留给我的孩子。惟可做的就是勤做苦熬,挣份工资供养她们读书成人,未来的路只能靠她们自己。我倒是愿自己善待父母,兄弟姐妹互帮互助的言行影响孩子。若这是财富,那么传承下去,孩子无论是儿是女,一定都是个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