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正在学习有关共情的课程,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认识。
沟通是一个包含三个要素的过程:自己的状态、对方的状态和环境。
然而,很多沟通都存在一些错误的沟通模式,其中包括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
以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错误的沟通模式。
在学习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发现我在与孩子交流时常常采取讨好的方式,而在与家人交流时则倾向于超理智的模式。
通过这样的认识,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做出改变,而现在也更容易实施了。
你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错误沟通模式呢?
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来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沟通模式。
- 指责: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很容易陷入指责的模式,通过批评和责备来表达不满。这种模式通常会导致孩子的抵抗和消极情绪,而不是真正的改变。
- 讨好:有时候我们为了取悦他人,不敢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而选择迎合对方的期望。这种讨好的模式可能会导致我们的真实感受被压抑,同时也无法建立真诚的关系。
- 超理智:有时候我们过于冷静和理智地对待问题,不表达情感,而是过于依赖逻辑和事实。这种超理智的模式可能会导致沟通变得冷漠和没有温度,无法建立情感的连接。
- 打岔:有时候我们在对话中经常打断对方,转移话题或者不耐烦地插入自己的观点。这种打岔的模式会破坏对话的连贯性,使对方感到被忽视。
通过认识到这些错误的沟通模式,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建立更健康、有效的沟通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学习共情的技巧,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保持尊重和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