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是我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看到的,那个时间,虽是无法理解的,那种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情感,让我或多或少有一种情感的共鸣,那时候在想,主人公在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到底是对自己的悲情的一生的难过,还是对于生而为人的一种无奈,我无从得知……最近一直在看《人间失格》,起初仅仅是因为它暗黑氛围的吸引,不想细读之后,依旧很难与作者很好的交流,总是在想,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一生写的如此的黑暗,让人不忍同情,为此,我了解了作者的经历,作者太宰治仅仅活了39年,多次自杀,最终在6月13日深夜,在玉川上投水自杀,《Goodbye》成为一生未完成的著作,一生成绩颇多,却极度的悲观,在我看来,《人间失格》这本书也是一个精神病症人格的内心独白,而他所说的那些“失去当人的资格”,“我已完全称不上是个人了”的话,让我默默的泪目。
上学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活着特别的清明,就像是一条河水,纯粹而清澈,喜欢用最为简单的心去看待这个人世,总是认为这世间也足够的清澈。可是真的当我们进入这样的社会,突然发现,以前自己坚信的东西,慢慢的被打破,就像是在冰冷玻璃瓶中加入热水一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社会更多的时候,反馈的是内心深处的人性,因为有太多的细节,我们无法对其进行评判。就像是一个犯人,在审判结束之后默默的鞠躬一样,我们越来越不能用太过绝对的东西去看待。《老子》曾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关于这世间的种种,我们需要更加的全面的心态去审视,时代的进步,在带来发展的同时,同时也把影藏在层层的衣料下的肉体显露出来,那些曾经在阴暗地方的謿湿腐败气味,被不断的放大,展示……成长是一个披荆斩棘的历程,同时也是赎罪的过程。好与坏也不过是这几十年的事,我们能够做的,不过是不断的向前看着。

人生就是这么不可捉摸,人生来就是苦虫,就像松子在门上不停地写“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一样。我们生而为人,无法选择,我们逆水行舟,一点点往前进也抵不住命运的洪流而后退,我们同情松子,虽第一次看的时候,我们也觉得松子有些“自作孽不可活“,但仔细想想,当命运到来之际,我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办法与之抵抗呢。松子侄子阿笙说“梦想是自由的,但是,实现梦想,度过幸福一生的人,少之又少。”对当局者迷。王尔德说“我们都不是从自己的苦难,而是从他人的苦难中才学会了顺从。
生而为人,必然会存在本体以及影子,就像是物体一般,本身就有正和反,但愿你可以站在阳光下哭泣,也可以身处黑暗中微笑,但愿您的人生,虽然也有狂风暴雨,也有四季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