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今日三九,“三九天”时,一年中气温最低。2022年的三九天:1月8日-1月16日,共9天。
关于“数九”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从冬至日开始,寒冷逐渐累积,古人把这期间的每九天计为一组,便有了“数九”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
《燕京岁时记》有载,“冬至三九则冰坚。”此时,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平均气温-30℃左右,最低气温能达到-50℃上下,可谓泼水成冰、呼气成霜。华北地区,河流被封冻得结结实实,壶口瀑布也进入观冰封奇观的最佳时期。“冬至三九则冰坚。”
南方也经受着低温的考验,江南、西南等地的空气湿度多在70%以上,叠加临近冰点的气温,湿冷如同魔法攻击一般,在没有暖气的室内和户外一样冷如冰窖,让人冷到无处躲藏。有时候,冷空气威力足够强时,雨滴落下附在电线杆、树木及道路表面,冻结成一层薄冰,形成南方特色的“冻雨”,湖南、贵州、江西最多发,既让人冷到发抖,车辆亦难行。
早起出门,只觉朔风凛冽,嗖嗖往脖子里钻,天地都被阴沉沉的寒瑟给冻得毫无生气。
秋收冬藏 冬季适宜进补
我国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又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万物收藏凝滞,人体气血也运行缓慢,正是进补好时机。
冬令食补讲究的是要补气固肾。肾主收藏,天气冷,肾会掉一部分阳气去抵御寒气。所以我们要适当多吃温性肉食、以及那些生长在地里的根部食物。
如羊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治虚劳寒冷。”羊肉具有温补的效果。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显著的补血驱寒之功效。(食材:当归45克、 生姜45克、 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生姜切成薄片,当归洗净,一齐放在锅里,加水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微火煨两小时左右即可。)
腰膝酸软、气血两亏者大多畏寒,适当选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进行温补和调养,可改善这一状况。由于冬季气候严寒,机体天天为适应外界严寒环境,消耗能量相应增多,因而要增加产热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俗话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天用姜,正合适。平日,我们可以适当喝些姜茶。姜味辛辣,能祛除冬季的寒气。但是,冬季吃姜要注意,一要去皮,二要避开晚上。只需将生姜洗净,切片;红枣洗净,去核;将生姜、红枣放入杯中,冲入开水,盖上锅盖焖10分钟,放凉后就可以饮用了。
除了吃肉类进补之外,还可以适量食用坚果,例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等。坚果的性味偏温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对健康大有裨益。寒冷的冬季适合多食用补津液的蔬菜,如白菜、白萝卜、藕、百合、芋头、芹菜等。
“三九”时节可以多吃些梨,可起到宣肺、化痰、降火的作用。
人怕冷与机体摄入矿物质量也有一定关系。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等。食盐对人体御寒也很重要,它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因而在冬季调味以重味辛热为主,但也不能过咸。
“三九”时节养生注意事项
穿衣适度: “三九”时节气温较低,人们往往会尽量多地增添衣物,以抵御寒冷。但是穿着过于厚重反而起不到理想的保暖效果,还可能导致寒邪侵入。
出行有时:“三九”时节人们外出活动、锻炼应尽量选择正午前后。此时气温稍有回升,阳光更加充足,更适宜户外锻炼。
背部保暖 :御寒保暖应主要从后背和足部做起。俗话说:“风从颈后生,寒从脚底入”。颈后及整个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是人体的阳中之阳。
足部御寒:“三九”时节应做好足部的保暖,可通过多跺脚、中药泡脚祛寒通络,促进睡眠,解除疲劳,防治冻疮,同时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在洗脚水中加入姜汁,能更好地缓解手脚冰凉的症状。
舒缓情志: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患得患失,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以保证气血畅通。
三九时节,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需注意,才可获得更好的进补效果,健康过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