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绛的《老王》这篇课文前,在指导学生预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不看任何资料,读课文三遍,写一写自己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情的。从收集上来的作品中来看,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认识深刻,角度新颖。现挑选部分佳作,摘录如下。
1、老王十分善良,帮助了我们许多,但我们却在老王生病时没有帮助他,所以我感到“愧怍”。老王生活贫困,地位低下,但我却会对老王感到“愧怍”,将他与自己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是对底层人民的殷切关怀。所以,这种愧怍,令人感动。(卢同学)
2、愧怍之一是因为作者被老王来送香油与鸡蛋时的病样镇住了,所以作者当时并无多想,只是给了钱,没有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事后回想,才发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愧怍之二是作者一直给予老王帮助,却并不在意老王的回赠。这样做看起来理所应当,作者却忽略了老王的感受,使老王认为自己欠作者一份人情,作者为自己的自命清高而愧怍。(郭同学)
3、因为老王拿鸡蛋和香油来送给我们,而我却没有领会他的意思,因为老王送鸡蛋香油是想来感谢作者一家对他这个生活贫穷、工作不顺的人给予了的很大帮助。比如,在老王客少的时候,我们经常照顾她的生意。老王其实想感谢的是我们这些年对他的关心与照顾,这是人之常情,而我却以为老王是想拿鸡蛋和香油来换钱供生活用,我误解了老王的感恩之情。感人之处在于我以为老王是想要用东西换钱而去拿钱时,老王却无奈地攥住了钱,即使被误解了心意也只是无奈的接受。作者的这一举动,就是把高尚的感恩之情从“无价”变为了“有价”。(李同学)
4、作者的愧怍,是因为她善意的举动或者她认为平常的、理所当然的行为,对老王来说却有点不情愿。因为老王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而我却给这样的感恩之情标上了价格。老王当然知道,那是“我”的善意,所以他接了钱,而“我”却在无意间让这样一份情,一份高尚的情感有了市侩的味道,我把老王这份崇高的感恩之情变成了一种庸俗的交易,“我”的愧怍,反映了“我”的后悔之情和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人的同情,对一个不幸者来说,“我”的举动似乎并不友善。(陈同学)
5、愧怍是因为老王每天帮我们送冰,送默存去医院,生病了还拿着香油和鸡蛋来看“我”,在自己临终到来之前和我们见最后一面,来和我们告别,在老王心目中,他早已经把我们当成了亲人。而对于这些真心真意的帮助,我却将视为用钱买来的劳动力一样,没有对老王有对等的关怀。老王生病了,不是我去看他,而是他来看我,更表达出“我”对老王的愧怍,感人之处在于老王那句“我不是要钱”,表达出了老王认为与我是最真的朋友,是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那种关系,显然,“我”对此没有达到这种认识,也没有领悟到老王的这种情感,是让老王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因此作者对此很愧怍。(郭同学)
网友评论